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南池

南池

①亦名乞伏袁池。即今内蒙古察哈尔右翼前旗东北之黄旗海。 《水经·㶟水注》: “池水吐纳川流,以成巨沼,东西二里,南北四里。北对凉川城之南池,池方五十里,俗名乞伏袁池。”

②在今山东济宁市南。池水清碧。《方舆纪要》卷33济宁州: 南池 “在城东南二百步。渟泓数亩,洸水所潴也,亦流入天井闸”。唐杜甫有 《与任城许主簿游南池》 诗,曰: “秋水通沟洫,城隅进小船。”即此。

③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东北隅。《水经·谷水注》 云: “池水又东流,入洛阳县之南池。池即故翟泉也。南北百一十步,东西七十步。”

④在今湖南永州市东南。唐柳宗元有 《陪永州崔使者宴南池序》。明曹学佺 《名胜志》: “池当南山之缺,设自神攻,无容工凿,随山周旋,可容巨舰。”

⑤即汉代之彭道将池。在今四川阆中市南十五里七里镇。《方舆胜览》 卷67阆州: 南池 “在高祖庙傍,东西四里,南北八里。《汉志》 彭道将池,在今南池也。鱼池在今郭池也。然则此池本彭之所开”。唐杜甫写有 《南池》 诗。唐末以后逐成平陆。

⑥又称河水。即今云南澄江、江川、华宁三县间之抚仙湖。汉至南朝称南池。《水经·温水注》: 桥水 “上承俞元之南池,县治龙池洲,周四十七里,一名河水”。


古池名。在今湖南省零陵县东南。唐柳宗元有《宴南池序》。


猜你喜欢

  • 东原

    ①《尚书·禹贡》:“东原底平。”郑玄注:“东原,地名,今东平郡即东原。”其地西汉为东平国,在今山东泰安市西境及东平一带。②在今陕西武功县东。《资治通鉴》:唐至德二载(757),“关内节度使王思礼军武功

  • 折桅子岩

    在今四川忠县东四十五里,下为长江折尾滩。清陶澍《蜀輶日记》:“折桅子岩脚如败瓮,舟行避之,反漩入不得脱而尾折,岁坏船无数。”道光《忠州直隶州志》卷1:折尾滩“乾隆四十年间, 州刺史甘隆滨沉铁无算,以治

  • 万松亭

    在今湖北麻城市西。北宋苏轼作《万松亭诗叙》曰:“麻城县令张毅植万松于道周以庇行者,且以名其亭。”在今湖北省麻城市西。北宋时县令张毅植万松于道旁,以利行人,且名其亭。苏轼有《万松亭》诗。

  • 葛州

    唐永徽二年 (651) 置羁縻州,属茂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汶川县西南邛崃山附近地区。后废。

  • 胜秉

    即今贵州施秉县东南九十里胜秉。明于此置施秉长官司,后改施秉县。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 施秉县移治偏桥卫城,有县丞驻此。民国改置县佐。即今贵州省施秉县东南胜秉镇。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包利、红

  • 驼峰镇

    即今江苏东海县东北十八里驼峰乡。清嘉庆 《海州直隶州》 卷14: 驼峰镇在 “治西七十里。南北皆官路”。

  • 忽儿珊

    亦作呼罗珊。今伊朗东北霍腊散一带。《辽史·天祚本纪》: 耶律大石率大军 “至寻思干,西域诸国举兵十万,号忽儿珊,来拒战。……三军俱进,忽儿珊大败,僵尸数十里”。

  • 金明门

    三国魏邺都之西门。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五十里邺城遗址。《水经·浊漳水注》: 邺城 “有七门……西曰金明门,一曰白门”。《资治通鉴》: 东晋永和三年 (347),后赵石虎 “命太子宣出祈福于山川,因行游猎

  • 南川口

    在今青海湟中县东南。《清史稿·年羹尧传》: 雍正初,罗卜藏丹津反叛,命羹尧进讨,“罗卜藏丹津攻西宁南川口,师保申中堡”。即此。

  • 小罗县

    元置,属定元府。治所在今贵州贵阳市南二十里(一说在罗甸县东北)。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