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水
在今广东阳春市北西山河。《舆地纪胜》卷98南恩州: 博学水 “在阳江 (春) 县西北霜黄山下,至博学村南入勤州水”。《方舆纪要》 卷101阳春县: 博学水在 “县西北百二十里。源出霜山。……博学水东南流入漠阳江”。
在今广东阳春市北西山河。《舆地纪胜》卷98南恩州: 博学水 “在阳江 (春) 县西北霜黄山下,至博学村南入勤州水”。《方舆纪要》 卷101阳春县: 博学水在 “县西北百二十里。源出霜山。……博学水东南流入漠阳江”。
在今青海省青海湖中海心山上。《资治通鉴》:唐天宝七载(748),哥舒翰“筑城于青海中龙驹岛,谓之应龙城,吐蕃屏迹不敢近青海”。至德初陷于吐蕃。唐天宝七载(748年)筑,在今青海省青海湖龙驹岛海心山上。
在今江苏溧阳县西北。《清一统志·镇江府二》:北湖亭“在溧阳县西北四十五里。唐李白登此望瓦屋山有诗”。在今江苏省溧阳市西北。唐李白曾登此亭望瓦屋山。
又作兴刘集。即今安徽阜阳市西北行流乡。清乾隆《阜阳县志》卷4:兴刘集在“西北乡三十五里,小黄河西岸”。光绪《大清帝国全图》安徽阜阳县西北有行流(集)。
清置,属西隆州。即今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东南隆或乡。有隆林营外委驻守。
①在今山东蓬莱市北三里。《明一统志》卷25登州府:丹崖山“东西两面,石壁巉岩。上有蓬莱阁,又有三洞:曰半仙、曰狮子、曰南土,秀丽奇绝为一郡伟观”。《方舆纪要》卷36蓬莱县:丹崖山“山下为珠玑岩,石壁千
南宋置,属邕州太平砦。治所在今广西隆安县西都结乡。元升为都结州。南宋时置,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隆安县西都结。元时升都结州。
即今四川忠县西南任家镇。清道光《忠州直隶志》卷2:任家场“距城九十里”。
①隋开皇初置,为江州治。治所在今湖北宜昌县境。大业初废。②隋开皇三年 (583) 改龙求县置,属翼州。治所在今四川茂县西北六十六里岷江东岸两河口。十八年 (598) 改为翼水县。③隋开皇五年 (585
①三国吴置,属零陵郡。治所在今广西阳朔县东北四十里兴坪镇。西晋武帝时改为熙平县。②西魏废帝元年 (552) 置,为邓宁郡治。治所在今四川南坪县西北、黑水河东岸。一说在今甘肃舟曲县西南。隋开皇三年 (5
在今四川新津县东三里五津。为北周时新津县城。《寰宇记》 卷75蜀州新津县: “李膺 《益州记》 云: 皁里江津之所,曰新津市。《周地图记》 云:闵帝元年于此立新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