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卢沟桥

卢沟桥

一作芦沟桥。在今北京市丰台区永定河上。永定河旧名卢沟河,桥以河得名。辽代为木桥或浮桥,《宣和乙巳奉行使程录》:“卢沟河水极湍激,每候水浅深,置小桥以渡,岁以为常。近年于此河两岸造浮梁。”金改建石桥,《金史·河渠志》:大定二十九年(1189)六月,“复以涉者病河流湍急,诏命造舟,既而更命建石桥。明昌三年敕命曰广利”。元延祐四年(1317),于卢沟桥置巡检司。明、清时皆曾重修。今卢沟桥全长266.5米,宽7.5米。桥下有十一拱卷,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石桥。桥面石栏杆头雕刻有千姿百态的石狮子。为燕京八景之一,清乾隆题书“卢沟晓月”。1937年7月7日,侵华日军在此发动战争,爆发了举世闻名的“卢沟桥事变”。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又称芦沟桥。在北京市丰台区卢沟桥镇,跨永定河。因永定河旧称卢沟河得名。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以京师中都城西南卢沟河渡口为南北往来津要,始建石桥。明昌三年(1192年)建成,名广利桥。元改今名。《元史·文宗纪》:天历元年(1328年),脱脱木儿等“转战至卢沟桥,忽剌台被创,据桥而宿”,即此。明正统九年(1444年)、弘治三年(1490年)相继重修。清康熙七年(1668年)河溢桥圮,次年重修。1968年加固桥体、展宽桥面。全长 266.5 米,桥面宽 7.5 米,共11孔,为华北地区最长的古代石拱桥。桥身两旁石栏杆望柱上精雕大小石狮485个,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桥东碑亭立有清乾隆御笔“卢沟晓月”碑。1937年7月7日日军经此侵入桥东旧宛平县城,史称“卢沟桥事变”(亦称“七七事变”),从而爆发全面抗战。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卢 沟 桥


猜你喜欢

  • 西白河

    即今内蒙古喀喇沁旗东锡伯河。《清一统志·喀喇沁部》:西白河“右翼郡王所驻。源出卯金插汉拖罗海山,东北流入翁牛特右翼界”。

  • 浯溪摩崖石刻

    在今湖南祁阳县西南四里湘江南岸浯溪。唐代诗人元结作铭,季康、瞿令问、袁滋用不同篆体书写刻石。大历六年 (771),颜真卿将元结作的 《大唐中兴颂》 写成楷书大字刻于崖壁。高3米,宽3.2米,共二十二行

  • 路口站

    元置,在今湖南衡阳市西南路口。《永乐大典》 卷19423记载,路口站为马站。

  • 昌都县

    1913年改昌都府置,属四川省。治所即今西藏昌都县。后属西康省。西藏地方政府设昌都宗。在西藏自治区东部、横断山区,北接青海省。属昌都地区。面积1.1万平方千米。人口8.9万。辖3镇、12乡。县人民政府

  • 安南府

    元至正十九年(1359)朱元璋改处州路置,属中书分省。治所在丽水县(今浙江丽水市)。辖境当今浙江青田县以西之瓯江流域。寻改处州府。元至正十九年(1359年)朱元璋攻克处州,以处州路改置,治今浙江省丽水

  • 婼羌国

    汉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属西域都护府。都城在今新疆若羌县东南。

  • 庸部

    西汉末王莽改益州置,治所在成都县 (今四川成都市)。东汉初公孙述改为司隶。《后汉书·公孙述传》: “及更始立,豪杰各起其县以应汉……商人王岑亦起兵于雒县,自称定汉将军,杀王莽庸部牧以应 (宗) 成,众

  • 葱蒙卧山

    在今云南安宁市西。《方舆纪要》卷114三泊县: 葱蒙卧山 “在县 (今县街) 北十五里”。

  • 寿春

    战国楚邑。即今安徽寿县。战国末楚考烈王自陈迁都于此。《史记·楚世家》:孝烈王二十二年(前241),“楚东徙都寿春,命曰郢”。古邑名。战国楚邑。在今安徽省寿县西南。《史记·楚世家》: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前

  • 韩城镇

    ①金置,属福昌县。即今河南宜阳县西四十八里韩城镇。清宜阳县丞驻此。②金置,属玉田县。即今河北丰润县南四十五里韩城镇。(1)在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东南部。面积55.7平方千米。人口4.9万。镇人民政府驻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