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印心寨

印心寨

在今四川宣汉县南三十里东林乡东北。清光绪《东乡县志》卷1:印心寨“在东林场东北,高四五里,周围, 右寨东西有二石门,长十余丈。上有古庙一座。嘉庆元年,教‘匪’喻大伦,勾结王三槐盘踞于此, 总兵袁某战偶捷。喻大伦熟识山径,潜引王(三槐)、徐添德等夜袭袁营,袁败北战殁”。


猜你喜欢

  • 雉头山

    在今甘肃镇原县西。《方舆纪要》 卷58平凉府镇原县: 雉头山在 “县西三十里。又西二十里为鸡头山,本一山而异名”。

  • 嘉阳城

    北魏置,即今河北平山县。《魏书·地形志》: 蒲吾县 “有嘉阳城”。隋于此置房山县。《元和志》 卷17房山县: “其城内实外险,一名嘉阳城。”

  • 芒遮板行政区

    1915年以芒市、遮放、勐板三土司地置,属云南腾越道。治所在今云南潞西县西南七十四里遮放镇。1929年直属云南省。1932年改潞西设治区。旧县级行政区名。1912年由芒市、勐板两土司设置芒板弹压委员。

  • 白驹场

    即今江苏大丰县西南白驹镇。旧属兴化县,产盐。为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张士诚的故里。《明史·河渠志六》:万历二十三年(1595),总河尚书杨一魁言:“黄水倒灌,正以海口为阻。分黄工就,则石口

  • 一全坞

    或作一泉坞。在今河南宜阳县西五十四里福昌村。《晋书·魏该传》:“时杜预子尹为弘农太守,屯宜阳界一泉坞。”《水经·洛水注》:“洛水又东径一全坞南,城在川北原上,高二十丈,南北东三箱天险峭绝,惟筑西面即为

  • 当箸赕

    宋大理置,属威楚府。治所在今云南景东彝族自治县境。元改开南州。大理改生银府置,治今云南省景东彝族自治县东。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改置开南州,属开南宣抚司。

  • 白泉镇

    清名安慈镇。即今吉林东辽县。民国熊知白《东北县治纪要》辽宁安西县:“县属抱手堆子距县市二十五里。一名安慈镇。……物产惟大豆最多。”1987年东辽县由辽源市迁于此。(1)在吉林省东辽县西部。县人民政府驻

  • 桑梓镇

    在今山西长治县南。《清一统志·潞安府》 “韩店镇” 条下: 桑梓镇 “在县 (今长治市) 南六十里”。在湖南省新化县东部。面积151.5平方千米。人口5.9万。镇人民政府驻桑梓,人口2320。因其地昔

  • 瓦伦噶珊

    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东岸厄坎附近。清初属宁古塔将军。康熙《皇舆全览图》:黑龙江下游东岸有“瓦伦噶山”。后属三姓副都统。光绪《吉林通志》卷17:混同江南岸,东至海滨旧设噶珊有“瓦伦”。

  • 北府城

    在今四川重庆市渝中区江北刘家台街一带。东汉巴郡及江州县曾移治于此。《华阳国志·巴志》:汉世郡治江州,巴水北有甘橘宫,今北府城是也,后乃迁南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