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井
①在今江西修水县西双井。《明一统志》卷49南昌府:双井“在宁县西二十里。黄庭坚所居之南溪心有二井,士人汲以造茶,绝胜他处”。
②在今云南曲靖市北。《清一统志·曲靖府》:双井“一井两窍,相传诸葛亮所筑”。
③在今四川泸州市旧城内。《舆地纪胜》卷156泸州:双井“在州治中。又郡城西偏有甘井。绍兴中斥濠堑得碑,乃唐乾元中苏德充所开也”。
集镇名。在河北省深州市区西北部。属兵曹乡。人口 3220。以村中两眼水井得名。主产小麦、玉米,盛产棉花。有轧花、面粉、木材加工等厂。通公路。
①在今江西修水县西双井。《明一统志》卷49南昌府:双井“在宁县西二十里。黄庭坚所居之南溪心有二井,士人汲以造茶,绝胜他处”。
②在今云南曲靖市北。《清一统志·曲靖府》:双井“一井两窍,相传诸葛亮所筑”。
③在今四川泸州市旧城内。《舆地纪胜》卷156泸州:双井“在州治中。又郡城西偏有甘井。绍兴中斥濠堑得碑,乃唐乾元中苏德充所开也”。
集镇名。在河北省深州市区西北部。属兵曹乡。人口 3220。以村中两眼水井得名。主产小麦、玉米,盛产棉花。有轧花、面粉、木材加工等厂。通公路。
在今北京市西北香山东麓。初名碧云庵,元耶律楚材之后裔阿利吉建。明正德十一年(1516) 太监于经拓为寺,俗称于公寺。清乾隆十三年 (1748) 增建罗汉堂。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曾停灵柩于此,后建衣冠
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八十里,近怀来县界。清光绪《昌平州志》卷3:“长峪城高一丈八尺,周三百五十余丈,南北二门。明正德十五年建城,南有小城曰长峪新城。”皆为明、清驻守重地。
又作紫陀。即今西藏洛隆县驻地孜托。清乾隆《卫藏通志》卷12作“子夺”。
在今河北辛集市东北。《方舆纪要》卷12束鹿县:束鹿岩“在县(治今辛集市东南新城)北,外隘内广,可容千人。一名三邱古洞。县盖以此岩名”。
在今浙江安吉县(递铺镇)西南二十八里山河乡。《方舆纪要》卷91孝丰县:广苕山在“县(治今孝丰镇)南三十里。天目正阴,苕水发源处也”。
春秋时麋国都。在今陕西白河县东南。《左传》: 文公十一年 (前616),楚 “潘崇复伐麋,至于锡穴”。即此。西汉置锡县。锡,又作钖。春秋麇国都。在今陕西省白河县东南。《左传》文公十一年(前616年):
在南海中中国中沙群岛内,位于中沙大环礁南部边缘。东距美溪暗沙1.3海里,西距波洑暗沙8海里。1947年公布名称为布德暗沙。
北宋置,属峨眉县。在今四川乐山市西南六十里。
一作卑耳山。在今山西平陆县西北。《国语·齐语》: “悬车束马,逾太行与辟耳之谿拘夏。”《史记·封禅书》: 齐桓公曰,寡人 “束马悬车,上卑耳之山”。《集解》: 韦昭曰: “卑耳即 《齐语》 所谓辟耳。
元置,即今河北徐水县北白塔铺。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