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莫河
在今陕西志丹县西。《寰宇记》卷37保安军:吃莫河“源出蕃部吃莫川,南流至军城四十六里入洛河,不胜船筏”。
在今陕西志丹县西。《寰宇记》卷37保安军:吃莫河“源出蕃部吃莫川,南流至军城四十六里入洛河,不胜船筏”。
明崇祯九年(1636)筑,即今贵州黔西县。《方舆纪要》卷123附水西宣慰司:水西城“水西巢穴也。直贵阳府之北,旁多大山深箐,径路迂回,夷恃为险”。清康熙三年(1664)置黔西府。明崇祯九年(1636年
唐建,属翼州。在今四川茂县西北回龙乡境。《旧唐书·地理志》:翼州有白岸城。《新唐书·韦皋传》:贞元中,攻吐蕃,“南道元帅论莽热来援,与战,破其军,进攻白岸”。即此。在今四川省茂县北。唐贞元九年(793
亦名凤凰川。在今四川蓬溪县西南七十里郪口乡境。《旧唐书·地理志》 长江县:“旧治灵鹫山。上元二年,移治白桃川。”《寰宇记》卷87长江县:“唐上元元年以旧县不安, 移在明月山下凤凰川。”
即今甘肃礼县西南一百里,与宕昌县接界之岷峨山。《明史·地理志》 礼县: “西南有岷峨山,岷江出焉。” 《清一统志 ·秦州一》: 岷峨山 “高耸如岷峨,因名”。
亦名禁坑、禁沟。又称小关。在今陕西潼关县东。《资治通鉴》: 唐广明元年 (880),黄巢义军至潼关,“齐 (克让) 走入关。关左有谷,平日禁人往来,以榷征税,谓之禁坑”。又南朝梁大同三年(537) 胡
即今辽宁北票市东南上园镇。民国 《东北年鉴》 北宁路线路图: 锦朝支线有朝阳寺站。
即今新疆玛纳斯县。清乾隆《西域同文志》卷1:玛纳斯,“准语(蒙古语),玛纳,巡逻之谓。地容游牧,巡逻者众,故名”。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于此置绥来县。1953年改名玛纳斯县。
清雍正十一年 (1733) 改热河厅置,属直隶省。治所即今河北承德市。乾隆七年 (1742) 复为热河厅。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改热河直隶厅为承德直隶州,治今河北省承德市。属直隶。辖境相当今河北省
在今山西长治市北安昌村。《清一统志·潞安府》“神头镇“条下:安昌镇“在(潞城)县西二十里”。(1)在浙江省绍兴县西北部。面积24平方千米。人口3.5万。镇人民政府驻安昌,人口 8900。据明万历三十二
北宋置,属平阳县。即今浙江苍南县东三十里宜山镇。古镇名。北宋置,即今浙江省苍南县东宜山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