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同心清真大寺

同心清真大寺

俗称大寺。在今宁夏同心县城西南隅高地上。明初改元喇嘛教寺庙而成。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和光绪三十三年(1907)两次重建。为宁夏现存规模宏大、历史悠久的伊斯兰教寺院。系阿拉伯建筑与中国古建筑风格融为一体的伊斯兰教寺院。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旧城内。是宁夏现存规模较大、历史比较久远的伊斯兰教建筑。寺门朝北,门前有一座仿木结构的砖砌照壁,照壁中心有大幅砖雕,甚为精美。由门通过券洞,登台阶可上高达10米的台基。台基外表包砖,面积 3500 多平方米,上建礼拜殿、宣礼楼、阿訇住房等。主体建筑礼拜殿坐东向西,单檐歇山式顶的,面阔5间,进深9间,用20多根巨大的圆木柱支撑梁架,室内全用木板铺地。礼拜殿的右前侧,有二重檐、四面坡式的亭式建筑唤醒楼。礼拜殿和唤醒楼将汉族传统的建筑艺术和伊斯兰教建筑艺术融为一体,体现了精湛的建筑技巧。相传寺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从照壁、礼拜殿脊檩处墨书题记看,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和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曾两次重修。1936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西征时,曾在此召开各界代表大会,成立了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同心清真大寺


猜你喜欢

  • 茫拉河

    亦作忙拉河。即今青海贵南县之茫拉河(哈克河)。清宣统 《甘肃新通志》 卷3黄河流域图:哈克河俗名忙拉河。

  • 留停山

    在今陕西旬阳县南二里。《寰宇记》 卷141金州洵阳县: 留停山 “行人登之,爱其峭拔,多停留纵览,因名之”。

  • 吴淞江千户所

    明洪武十九年(1386)置,属太仓卫。治所在今上海市宝山区旧城东北一里。《方舆纪要》卷24苏州府嘉定县:吴淞江守御千户所,“翁大立曰:吴淞所为水陆要冲,苏松喉吭,北可以扼长江之险,南可以援金山之急。故

  • 野毛关

    在今湖南永顺县东南。《清一统志·永顺府》: 野毛关 “在永顺县东一百三十里野毛坪”。

  • 美济礁

    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内,位于仁爱礁西北14海里。为一椭圆形环礁。退潮时大部分出露,礁湖平均水深25米。南与西南分别有两个礁门,故中国渔民向称双门或双沙。1935年公布名称为南恶礁。1947年改名美济礁

  • 洛须龙

    即今四川石渠县南洛须镇。清末于此置登科府。民国初置邓柯县。“洛须龙” 藏语意为 “传教的地方”。

  • 永泰市

    ①即今江西樟树市西南永泰镇。北宋于此置永泰镇。②即今江西德兴市西南永太。《明史·地理志》德兴县:“西南有永泰巡检司,废。”即今江西省德兴市西南永太。元初置酒税务。明初置巡检司,洪武十五年(1382年)

  • 小沂河

    在今山东滕州市东北一百二十里。《清一统志·兖州府一》:小沂河“有二源:一出县东北太白山之东,一出县东北樵山之西,俱至县东北合为沂河,入沂州府界。盖即沂州大阜之上源也”。

  • 苏石山

    在今广西钟山县西南。《清一统志·平乐府一》:莲花山“在昭平县东二十五里。……相近有苏石山,平原突起,高百丈。旧名梭石山。上有泉曰燕泉。明嘉靖八年瑶乱, 乡人避居于此,被围七日,富川知县金杰来援得免,以

  • 浪峤

    即琅峤。今台湾省本岛南部恒春半岛。《明史·鸡笼传》: “其地北自鸡笼,南至浪峤,可一千余里。”即“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