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山
①在今浙江遂昌县城西隅。《方舆纪要》卷94遂昌县:君子山在“县南十五里。有二山相望,秀丽可挹,称为大小君子山”。
②在今广东恩平市西北。《清一统志·肇庆府》:君子山“在恩平县西北一百里,接新兴县界。左有仙塘,下有仙池,古木交翠,石涧奇绝,一仙岛也,良瑶居之。南为上水竹峒, 恩平江别源出此”。
③亦作君子峰。在今广东新丰县北一里。《方舆纪要》卷103惠州府长宁县:君子山“冈峦耸列,形势端正,因名”。
①在今浙江遂昌县城西隅。《方舆纪要》卷94遂昌县:君子山在“县南十五里。有二山相望,秀丽可挹,称为大小君子山”。
②在今广东恩平市西北。《清一统志·肇庆府》:君子山“在恩平县西北一百里,接新兴县界。左有仙塘,下有仙池,古木交翠,石涧奇绝,一仙岛也,良瑶居之。南为上水竹峒, 恩平江别源出此”。
③亦作君子峰。在今广东新丰县北一里。《方舆纪要》卷103惠州府长宁县:君子山“冈峦耸列,形势端正,因名”。
隋开皇十八年(598)改安乐县置,属岳州。治所即今湖南沅江市。大业初属巴陵郡。唐初仍属岳州。乾元中改名桥江县。北宋乾德元年(963)复为沅江县,后属常德府。元属常德路。明洪武十年(1377)省入龙阳县
在今四川大足县东三十里。《方舆纪要》卷69大足县:回万山“山势高耸,诸山回顾”。
1949年2月当地解放后由六安县城区析置,属江淮解放区。治所即今安徽六安市。同年4月改属皖北行署区。5月裁撤,并入六安县。1978年复设六安市。
在今广东信宜县西。《舆地纪胜》 卷117高州: 特亮江 “在茂名县西一百里。源出宋山下”。《清一统志 · 高州府一》: 特亮江 “在信宜县西。…… 《旧志》: 东南流入窦江”。
东魏武定六年 (548) 改沛郡置,治所在斛城县 (今安徽宿州市东北八十二里解集)。辖境相当今宿州市。北齐移治符离县 (今安徽宿州市东北三十八里灰古镇)。隋开皇初废。东魏武定六年(548年)置,治斛城
1939年析共和县置,属青海省。治所在今青海兴海县西南大河坝乡。1943年改为兴海县。即“兴海设治局”。
即今河南新县西北三十六里吴陈河乡。旧属光山县。民国《光山县志约稿》卷1《市集志》:吴陈河集“在城西南第六区旧通稽保,南与经扶(今新县)接界”。
古泽薮名。即阳纡。《淮南子·修务训》:“禹之为水,以身解于阳盱之河。”
清雍正十三年 (1735) 分车里九土司及攸乐地置,属普洱府。治所即今云南思茅市。1913年废为县。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置,治今云南省思茅市。属普洱府。辖境相当今云南省思茅市地。1913年废厅,
唐南诏中心区十赕之一。治所在蒙舍城(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西北三十四里图城遗址)。辖境约当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大部地。宋大理改开南县。南诏置,治今云南省巍山彝族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