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航头
即今福建长乐市驻地吴航镇。唐上元元年(760)长乐县迁治于此。
即今福建长乐市驻地吴航镇。唐上元元年(760)长乐县迁治于此。
今广西桂平县东北五十里。《舆地纪胜》卷110浔州:大隍水“在桂平县。源出象州武仙县界”。《清一统志·浔州府》:大隍水“源出武宣县界,东流合浔江”。
亦名石城山。在今四川仁寿县北十里。《舆地纪胜》卷150隆州:石城山“在仁寿县。一名石矩山。其山有石壁似城,因名。绝顶望见峨眉。有平等寺、西峨寺”。《方舆纪要》卷67仁寿县:石矩山在“县东北八里。亦名石
即今云南宣威市东南羊场镇。旧属沾益县, 民国时设县佐。
一作滶河。在今湖北钟祥市北。《水经·沔水注》: 敖水 “出新市县东北,又西南径大阳山,西南流径新市县北,又西南而右合枝水,……又西南流注于沔”。《清一统志·安陆府》: 敖水 “在钟祥县北。今名直河。…
①唐开元十一年(723)改并州置,治所在太原县(今山西太原市西南晋源镇)。辖境相当今山西阳曲以南、文水以北的汾水中游和阳泉市、平定、寿阳、昔阳、盂县等地。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复为并州,移治阳曲县
北宋政和六年(1116)改直州羁縻州置,属茂州。治所在今四川茂县西。《宋史·地理志》 茂州:“寿宁砦,本羁縻直州,政和六年建寿宁军,在大皂江外,距茂州五里。”政和八年(1118)改为寿宁砦。宣和三年(
即今河南新野县东之溧河。其上源即赭河。《水经·淯水注》: 棘水 “又南径棘阳县故城西。应劭曰: 县在棘水之阳,是知斯水为棘水也。棘水又南径新野县,历黄邮聚,谓之黄邮水。棘水自新野县东,而南流入于淯水”
北宋置,属西安州。在今宁夏西吉县东北白崖乡附近。后废。北宋置,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东北。属西安州。后废。
宋大理置,属善阐府。在今云南澄江县境。元改澂江路。大理后期置,治今云南省澄江县。属善阐府。蒙古宪宗六年(1256年)改为万户,至元三年(1266年)改为中路,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升为澂江路。
一作答喇河。又名达连河。在今辽宁辽阳县东南。汤河支流。清康熙《辽阳州志》:答喇河在“城东南八十里。源出海城黑山,流马蹄峪西入汤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