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仁郡
西魏恭帝二年 (555) 置,属江州。治所在贵平县 (今四川简阳市西南,后移治今仁寿县东北贵坪)。辖境相当今四川仁寿、双流、简阳等县市连界地区。隋开皇三年 (583) 废。
西魏恭帝二年 (555) 置,属江州。治所在贵平县 (今四川简阳市西南,后移治今仁寿县东北贵坪)。辖境相当今四川仁寿、双流、简阳等县市连界地区。隋开皇三年 (583) 废。
即今陕西商南县西南赵川镇。1947年10月当地解放后曾设赵川县治此。(1)在河北省宣化县东北部。面积178平方千米。人口3.2万。镇人民政府驻赵川,人口 3750。县四大集镇之一。明宣德三年(1428
在今河北鹿泉市南。《史记· 赵世家》:武灵王二十一年 (前305) 攻中山,“王军取鄗、石邑、封龙”。《正义》: “ 《括地志》 云: ‘封龙山一名飞龙山,在恒州鹿泉县南四十五里。邑因山为名。’”古邑
即今湖北阳新县南二十六里木港镇。清光绪《湖北全省分图》:兴国州南有木石港市。
在今湖南湘阴县北七十里。《清一统志·长沙府二》: 武穆屯 “宋高时,杨么据洞庭,岳飞讨之,屯兵于此,因名”。
春秋时秦都。在今陕西凤翔县南三里豆腐村。《史记·秦本纪》: 德公元年 (前677),“初居雍城大郑宫。以牺三百牢祠鄜畤,卜居雍”。即其地。战国时孝公于此置雍县。
清光绪三十年(1904)设阿尔泰办事大臣,驻承化寺(今新疆阿勒泰市)。辖阿尔泰乌梁海七旗、新土尔扈特二旗、新和硕特旗。1914年改办事长官,直隶中央。
①元置,属会川路。治所在今四川会理县东南通安镇。清康熙四十九年 (1710)置通安州土百户。②元至元十四 (1277) 于三赕置,属丽江路。治所即今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明为丽江府治。清顺治十六年 (
春秋楚地。当在今湖北枝城市南。《左传》: 文公十八年 (前611),“麋人率百濮聚于选,将伐楚”。即此。春秋楚地。确址不详,当在今湖北省宜都市南。《左传》文公十六年(前611年):“麇人率百濮聚于选,
在今贵州六枝特区东南。《方舆纪要》卷121安顺府:伐木山在“(西堡长官)司南六十里。山高箐深,多材木”。
①在今河北唐县北。《方舆纪要》 卷12唐县: 唐山在 “县北八里。一名唐岩,亦名尧山”。②在今浙江遂昌县北。《方舆纪要》 卷94遂昌县: 唐山在 “县北十八里。山北有二峰相向”。③在今浙江临安县西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