埭沟河
在今安徽望江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26望江县: 埭沟河“在县北六十里,受漳湖诸流,连怀宁县境之沙滩,又东经石库渡至皖口入江”。
在今安徽望江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26望江县: 埭沟河“在县北六十里,受漳湖诸流,连怀宁县境之沙滩,又东经石库渡至皖口入江”。
即今江西泰和县东南沙村乡。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7:泰和县东南有沙村。1931—1934年中央革命根据地置万太县治此。
亦名太平关。在今广东南雄县南城。《方舆纪要》 卷102南雄府保昌县: 盐关 “在府南城。明天顺二年,抚臣叶盛奏置,以榷盐税。成化以后,屡经修葺。《志》 云: 府南有太平桥,跨浈江上,桥之南,即盐关也”
即今吉林柳河县东北圣水河子镇。民国熊知白 《东北县治纪要》 辽宁柳河县: “县属胜水河子,距县市东北八十里。” “胜水” 为满语 “胜塞尼马哈” 转音,意为 “冷水鱼”。指这种鱼多的地方貂多、獭多。
又作呼玛窝集。在今黑龙江省塔河县西南与内蒙古额尔古纳左旗交界处。民国徐曦 《东三省纪略》 卷5: 呼玛河流域 “有著名之呼玛窝集。其中林木翳天,白昼犹暗,鄂伦春人栖息其间,从事游猎”。
在今四川彭山县东北十里江口镇。《后汉书·岑彭传》: 建武十一年 (35),岑彭率大军伐公孙述,进至武阳,“彭所营地名彭亡,闻而恶之,欲徙,会日暮,蜀刺客诈为亡奴降,夜刺杀彭”。即此。
一作閺山。 在今河南灵宝市西。 《明一统志》卷29河南府: 阌山 “在阌乡县西南六十里。县以是得名”。
①隋开皇初置,治所在辰溪县(今湖南辰溪县)。开皇十八年(598)改为充州。②隋开皇九年(589)置,治所在寿春县(今安徽寿县)。大业三年(607)改为淮南郡。唐武德三年(620)复为寿州。天宝元年(7
西汉置,属代郡。治所在今山西阳高县西北。东汉为代郡治,东汉末废。晋复置。北魏为高柳郡治。治所即今山西阳高县。后废。古县名。西汉以高柳邑置,治今山西省阳高县。为代郡西部都尉治。东汉为代郡治,东汉末省。北
①清嘉庆九年 (1804) 建,在今四川马边彝族自治县西北三河口乡。嘉庆 《马边厅志略》 卷2: 柔远堡 “为防护控险扼要,为边境御夷第一形胜之地”。②在今甘肃武威市西九十里。《方舆纪要》 卷63凉州
在今上海市境内。旧误传为战国时春申君黄歇所疏导,故别称黄歇浦、春申江。黄浦之名始见于南宋绍兴二十八年 (1158) 高子凤 《南积善寺记》,《宋会要·食货八之二九》 作黄浦塘。元至元年间称黄浦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