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桥寨
即今河南上蔡县东三十八里塔桥乡。清尹耕云 《豫军纪略》 卷11: 同治四年 (1865) 七月,赖汶光 “乘势攻破上蔡之洙湖里寨、塔桥寨、洪桥寨”。
即今河南上蔡县东三十八里塔桥乡。清尹耕云 《豫军纪略》 卷11: 同治四年 (1865) 七月,赖汶光 “乘势攻破上蔡之洙湖里寨、塔桥寨、洪桥寨”。
即梅根河。今安徽贵池市东北九华河。《宋书·张兴世传》: 兴世谓沈攸之等曰: “上流唯有钱溪可据,地既险要,江又甚狭。” 又 《邓琬传》: “刘胡率轻舸四百,由鹊头内路欲攻钱溪。既而……住鹊头不进,遣龙
①即今江西九江市东北长江南岸回风矶。《方舆纪要》卷87九江府:回风矶“舟楫至此俱转蓬避风,因名”。②一名回龙矶。在今湖北浠水县西南五十里长江边。南宋陆游《入蜀记》:“过回风矶,无大山,盖江滨石碛耳。然
汉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属西域都护府。都城在今新疆叶城县南。西域古国名。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叶城县西南。汉属西域都护。
在今北京城西南。《史记·孟子列传》:驺衍 “如燕,昭王拥彗先驱,请列弟子之座而受业,筑碣石室,身亲往师之”。《正义》: “碣石宫在幽州西三十里宁台之东。”战国燕筑。在今北京市城区西。邹衍如燕,昭王筑碣
①东汉改宁阳侯国置,属东平国。治所在今山东宁阳县南十七里古城。西晋废。②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改龚县置,属兖州。治所即今山东宁阳县。以在宁山之阳而得名。蒙古至元二年(1265)省入嵫阳县。大德元年
西周名杞,为杞国都。春秋初杞国徙都后,始名雍丘,为宋邑。在今河南杞县。《春秋》:哀公九年 (前486),“宋皇瑗帅师取郑师于雍丘”。后为郑邑。战国初为韩邑。《史记· 韩世家》: 景侯虔元年 (前408
俗称北竿山。又名北干山、竹竿山。在今上海市松江县西北三十六里。《方舆纪要》 卷24松江府青浦县: 干山 “昔时土宜美箭,因名”。
即今广东化州市北那务镇。清光绪《高州府志》卷10化州:那雾在“州北一百二十五里”。
春秋时小国。群舒之一。偃姓。在今安徽舒城县至庐江县东古龙舒城之间。《左传》: 文公十四年(前613),“楚庄王立,子孔、潘崇将袭群舒,使公子燮与子仪守,而伐舒蓼”。古国名。西周、春秋群舒之一。偃姓。在
①亦名浣花草堂。在今四川成都市区西郊浣花溪畔。为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故居。唐乾元三年(760)诗人在此盖草舍居住,即诗中所云“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北宋元丰间,在旧址建祠宇,近梵安寺,成为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