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夜郎坝

夜郎坝

在今贵州桐梓县西北夜郎乡。清乾隆爱必达 《黔南识略》 卷31桐梓县: “夜郎坝在城北七十里。有古夜郎城旧址,明刘綎逾夜郎旧城是也。” 乡北有夜郎坝古墓群。


猜你喜欢

  • 松阳县

    东汉建安四年 (199) 分章安县置,属会稽郡。治所在今浙江松阳县西北二十四里古市镇。《元和志》 卷26: 松阳县 “有大松树,大十八围,因取为名”。三国吴太平二年 (257) 改属临海郡。东晋太宁元

  • 斜山

    ①在今江西婺源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28徽州府婺源县: 斜山在 “县东北七十里。高二百仞,周八十里。斜水出焉,溉田四十顷,下流合于绣水”。②在今四川会理县西。《资治通鉴》: 唐永徽六年(655),“

  • 渐离城

    在今河北易县西南。《水经·易水注》:“易水又东历燕之长城,又东径渐离城南,盖太子丹馆高渐离处也。”

  • 中牟县

    西汉置,属河南郡。治所在今河南中牟县东。西晋属荥阳郡。北魏太平真君八年(447)并入阳武县。景明元年(500)复置。东魏天平元年(534)为广武郡治。北周保定五年(565)移治圃田城(今河南郑州市东)

  • 海山县

    金大定七年 (1167) 改望都县置,属平州。治所在今河北卢龙县南。蒙古至元二年(1265) 废。次年复置,属平滦路。四年 (1267) 又废。古县名。金大定七年(1167年)改望都县置,治今河北省卢

  • 什谷

    即鄩谷水。在今河南巩义市西南。《史记·张仪列传》:“下兵三川,塞什谷之口。”《集解》引徐广曰:“一作‘寻’,成皋巩县有寻口。”《正义》引《括地志》:“温泉水即寻,源出洛州巩县西南四十里。”一说“什谷之

  • 松风亭

    在今广东惠州市东。《舆地纪胜》 卷99惠州,松风亭 “在弥陁寺后山之巅,始名峻峰、植松二十余株,清风徐来,因谓松风亭”。苏东坡有 《游松风记》。

  • 溪源

    在今福建浦城县东北。《清一统志 · 建宁府》: 溪源巡司 “在浦城县东北五十里蔡家岭根。亦名溪源隘。明宣德八年,御史杨禧巡视银场,固请增置巡司。本朝康熙二十年,移驻人和里石陂街”。

  • 七山

    亦名戚山。在今江苏沛县西南三十里。《清一统志》称“县之镇山”。今因采石,山已不存。

  • 龙亭县

    ①东汉侯邑。在今陕西洋县东十八里龙亭镇。《后汉书·宦者列传·蔡伦》:元初元年(114),“邓太后以伦久宿卫,封为龙亭侯”,即此。北魏置龙亭县, 为晋昌郡治。西魏为傥城郡治。隋开皇初废。②唐武德四年(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