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丰县
南朝梁置,属巴山郡。治所在今江西崇仁县西北。隋省入丰城县。
旧县名。1951年改台北县置,治大中集(今江苏大丰市大中镇)。1996年撤销,改设大丰市。
南朝梁置,属巴山郡。治所在今江西崇仁县西北。隋省入丰城县。
旧县名。1951年改台北县置,治大中集(今江苏大丰市大中镇)。1996年撤销,改设大丰市。
南朝宋分端溪县置,属晋康郡。治所即今广东郁南县 (都城镇)。隋属苍梧郡。唐属康州。北宋开宝五年 (972) 废。古县名。南朝宋置,治今广东省郁南县都城镇。属晋康郡。北宋开宝五年(972年)废。
即今广西西南部左江及上源平而水。《汉书·地理志》 郁林郡临尘县:“又有斤员(南)水。”领方县:“斤员(南)水入郁。”《水经·温水》:郁水“又东至领方县东,与斤南水合,东北入于郁”。即今郁江上源左江。《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改镇西千户所置,属建昌镇。治所在海棠关(今四川甘洛县西北海棠镇)。初设守备,后改都司驻此。
在今江苏兴化市南三十里老阁。《资治通鉴》: 唐大顺二年 (890) 汴将庞师古引兵深入淮南,“与孙儒战于陵亭”。即今江苏省兴化市南老阁。唐大顺元年(890年),朱全忠将庞师古与孙儒战于陵亭,即此。北宋
今四川兴文县东南金鹅乡。《明一统志》卷72永宁宣抚司: 金鹅池 “昔有天鹅,羽如黄金,游池内,至暮飞去,因名”。《方舆纪要》 卷72九姓长官司: 金鹅池 “司西南五十里。成化三年,都掌蛮为乱。议者欲分
唐元和初置,属泸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古蔺县。北宋乾德二年 (964) 废。唐元和元年(806年)置,治今四川省古蔺县。以境内蔺草丛生,故名。北宋废。
地区名。一作沮中。在今湖北南漳县西蛮河流域。《三国志· 吴书 · 朱然传》: 赤乌五年(242),“征柤中”。裴注引 《襄阳记》 曰: “柤音如租税之租。柤中在上黄界,去襄阳一百五十里。魏时夷王梅敷兄
唐方镇名。宝应元年 (762) 改豫许汝节度置,治所在蔡州 (今河南汝南县)。领蔡、汝、申三州。大历八年 (773) 废入淮西节度。唐方镇名。宝应元年(762年)置,治蔡州(今河南汝南县)。大历八年(
北宋崇宁三年 (1104) 置,属虢州。治所在栾川冶镇 (今河南栾川县)。金海陵王贞元二年(1154) 废。1949年析嵩县、卢氏县复置,属河南省。在河南省西部、伊河上游。属洛阳市。面积 2185
即今广东开平市西北沙塘镇。清雍正《广东通志》卷18:开平县有“长沙塘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