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兆镇
即今陕西长安县东南大兆乡。1944年长安县曾移治于此。
即今陕西长安县东南大兆乡。1944年长安县曾移治于此。
即今河北大城县西南三十六里留各庄镇。清同治《畿辅通志》卷49河间县图:东北有刘各庄。
即今青海湟中县东之南川河。李远 《青唐录》: “ (青唐) 城之西有青唐水注宗河。”
在今湖南江永县西。《清一统志·永州府二》: 清溪源,“ 《县志》: 县界凡十有二源,皆瑶所居。如清溪、古凋,在县西七十里; 扶灵、勾蓝,在县西南四十里; 埠陵,在县西北四十里; 高泽,在县西三十五里。
南朝宋元嘉二十五年(448)置,属西阳郡。治所在今湖北麻城市西南。大明八年(464)废。古县名。南朝宋元嘉二十五年(448年)以豫部蛮民置,治今湖北省麻城市西。属西阳郡。大明八年(464年)废入阳城县
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析八沟厅北境置,属直隶。治所即今内蒙古赤峰市。乌兰哈达,蒙古语,意为赤峰。四十三年(1778)改为赤峰县。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析八沟厅北境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
清康熙六年(1667)分江南省置,以两江总督驻所江宁府(今江苏南京市)和巡抚驻所苏州府(今江苏苏州市)二府首字为名。省会在江宁府(今南京市)。辖境相当今江苏省及上海市。1929年省会迁镇江县(今江苏镇
在今湖北荆沙市。《北史·何妥传》: 南朝梁末,“时兰陵萧眘,亦有俊才,住青杨巷,妥住白杨头。时人为之语曰: ‘世有两俊,白杨何妥,青杨萧眘’。其见美如此”。
汉武帝时匈奴建,在匈奴北境郅居水之南,今蒙古国色楞格河南支流哈努依河中游。《汉书· 匈奴传》: 元朔六年 (前 123),汉将赵信(本匈奴人降汉者) 降匈奴,“教单于益北绝幕以诱疲汉兵”。《汉书·卫青
①即今河北隆尧县北泜河。《山海经·北三经》: 敦舆山,“泜水出于其阴,而东流注于彭水”。《清一统志·赵州一》: 泜河 “自临城县西南发源,东南径顺德府内丘、唐山二县界,又东南径隆平县南,至任县入滏阳河
即今山西乡宁县东鄂河。源于山西乡宁县东北,西流至乡宁与吉县交界处入黄河。《方舆纪要》卷41乡宁县: 鄂水 “出县东北五十里之宋家沟,引为四渠溉田,西流入于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