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大吉口

大吉口

即今河北平泉县南五十里大吉口满族乡。清道光《承德府志》卷7平泉州:南境“大吉口在佟家嶂子南十五里”。


猜你喜欢

  • 萨斯迦

    元代对萨迦的异称,在今西藏萨迦县。《元史·释老传》 称: “帝师八思巴者,土番萨斯迦人。” 其地有萨迦北寺,为藏传佛教萨迦教派 (花教)祖寺。

  • 逄山

    即 “逢山”。在今山东临朐县西二十五里。《方舆纪要》 卷35临朐县: 逄山 “其山峭绝,惟一径可通。有泉出岩窦,甘洁异常。相传殷诸侯逄伯陵国也。今山麓有逄伯陵祠”。《清一统志·青州府一》亦作 “逄山”

  • 大兴安岭

    亦名西兴安岭。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黑龙江省西北。北起黑龙江岸,南止西拉木伦河上游,主峰为索岳尔济山。民国徐曦《东三省纪略》卷3:“西兴安岭者,江省西部之兴安岭也(亦曰大兴安岭)。其脉远接于阴山山脉,

  • 明都泽

    即孟猪泽。在今河南商丘县东北、虞城县西北。《周礼·职方氏》: “其泽薮曰望诸。” 注: “望诸,明都也。在睢阳。” 唐中叶时湖面周回五十里。元以后逐渐堙废。

  • 安东州

    南宋景定元年(1260)升涟水军置,治所在涟水县(今江苏涟水县)。明洪武初改为安东县。南宋景定三年(1262年)升涟水军置,治涟水县(今属江苏)。辖境相当今江苏省涟水县。属淮南东路。元废县入州,属淮安

  • 高力板

    即今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东南高力板镇。1946年科尔沁右翼中旗迁治于此。“高力板” 系蒙古语,是由 “高林百兴” 演变而来,意为临近河的平房。

  • 川沙堡

    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置,在今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镇。《方舆纪要》卷24松江府上海县:川沙堡“产盐,商贾辐辏。地名八团镇,有三场盐课司。嘉靖三十六年抚臣赵圻等,奏置川沙堡,筑城周四里,屯设官兵,以备

  • 红沙堡

    明置,属镇番卫。在今甘肃民勤县东北二十五里。《清一统志·凉州府二》:红沙堡“城周一里有奇,明万历九年因旧开筑”。清初裁。

  • 仁和郡

    西魏置,治所在贵平县(今四川简阳市西南镇金镇)。隋开皇初废。西魏末年置,治贵平县(今四川简阳市西南)。隋开皇初废。

  • 京东路

    北宋至道三年 (997) 置,治所在宋州(今河南商丘县南)。辖境相当今山东徒骇河东南,山东东明、河南宁陵、柘城县以东地区和江苏西北角。熙宁七年 (1074) 分为东、西二路。宋至道十五路之一,治宋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