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大同城

大同城

①隋为防御突厥所筑。故址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北。《隋书·长孙晟传》:开皇十九年(599),“染干因晟奏雍闾作反具欲打大同城,诏发六总管分道出塞讨之”。唐曰永济栅,亦曰永清栅。《元和志》卷4:“乾元后改[大安军]为天德军。缘居人稀少,遂西南移三里,权居永清栅。……按天德旧城,在西[受降]城正东微南一百八十里,其处见有两城。今之永清栅,即隋氏大同旧城理,去本城约三里已下。”天德军城即今乌拉特前旗乌梁素海东阿拉奔古城,大同城在其西南三里。

②唐景云中吐蕃置,故址在今甘肃敦煌市西南。《资治通鉴》:唐开元十七年(729)三月,“瓜州都督张守珪、沙州刺史贾师顺击吐蕃大同军,大破之”。即此。


隋为防御突厥所筑。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前旗东北古城(唐天德军西南三里)。唐称永济栅,一作永清栅,乾元元年(758年),镇北都护府曾权居于此。隋开皇十九年(599年),突厥突利可汗奏言,都蓝可汗欲攻大同城,诏以汉王谅为元帅,分道出击,即此。


猜你喜欢

  • 玛延昂阿卡伦

    亦作玛延河口卡伦。清置,属三姓副都统。在今黑龙江省方正县北蚂蚁河口东岸。光绪《吉林通志》卷17:玛延河口卡伦在“(三姓)城正西,松花江南岸二百余里”。

  • 柏树铺

    即今四川宜宾县 (柏树镇)。清嘉庆 《四川通志》 卷89宜宾县: 柏树铺 “在县西三十五里”。1965年宜宾县迁治于此。

  • 黄胜场

    在今四川松潘县西北七十里黄胜关。《明史·李祯传》: 万历中,四川被寇,祯言 “……守阿玉岭,则不能越咂际而窥堡。守黄胜场,则不敢逾塞墩而寇关”。《方舆纪要》 卷 73松潘卫: 虹桥关,“ 《志》 云:

  • 怀坡阁

    在今湖北阳新县东。《舆地纪胜》卷33兴国军:怀坡阁“在永兴,李仲览之居。仲览登进士第后,瞰湖筑室号怀坡阁”。《清一统志·武昌府二》:怀坡阁,“宋元丰间,苏东坡自黄来访李仲览,留其家。久之,仲览登第后,

  • 夏梁州

    唐开元后置羁縻州,属雅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小金县境。后废。

  • 皮牢

    战国赵邑。在今山西翼城县东北二十五里牢寨村。《史记·赵世家》:赵成侯十三年(前362),“魏败我浍,取皮牢”。战国赵邑。在今山西省翼城县东北。后属秦。《史记·秦本纪》:秦昭王四十八年(前259年),“

  • 南湘江

    在今海南省东方黎族自治县南之南港。《明一统志》 卷82琼州府: 南湘江 “在感恩县 (治今感城镇) 南三十里。源发黎母山,至此西南入于海”。

  • 二仙庙

    又称二仙观。在今山西晋城市东南二十五里太行山中峰下。始建于宋大观元年(1107),至政和七年(1117)建成。现存东西配殿、正殿及左右各跨垛殿等。殿内木制“天宫壁藏”,雕刻精致,金碧辉煌。后槽的仙台上

  • 石羊镇

    ①北宋置,属江津县。在今四川江津市西南六十里长江畔。②北宋置,属安岳县。在今四川安岳县东南一百里赤云乡南。《舆地纪胜》卷158普州:石羊镇“在安岳县。又有石羊山,去县一百三十里。昔有石羊见此,因名”。

  • 同昌县

    ①北周改平州县置,属遂宁郡。治所即今四川平昌县。隋开皇九年(589)改为归仁县。②西魏废帝元年(552)置,为封统郡治。治所在今四川南坪县白水江东岸安乐乡。隋属同昌郡。唐武德元年(618)为扶州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