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板昭屯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置,属美诺厅。在今四川小金县北两河乡西北大坂村。四十四年(1779)废入抚边屯。设千总驻防。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置,属美诺厅。在今四川小金县北两河乡西北大坂村。四十四年(1779)废入抚边屯。设千总驻防。
一作离水。又名桂江。在今广西东部,为西江支流。发源于兴安县猫儿山,流经兴安、灵川、桂林、阳朔、平乐、昭平、苍梧等市县地,至梧州市注入西江。《水经·漓水》: “漓水亦出阳海山,南过苍梧荔浦县,又南至广信
明置,属叠溪千户所。在今四川茂县西北较场乡南。《方舆纪要》卷73叠溪所:马路堡“在所南。又南为小关堡,接茂州界之实大关。《志》云:新堡附近为巴猪大砦,众逾千数、性喜黠盗。嘉靖二十三年以来渡河入犯。议者
在今浙江杭州市城区艮山门外。宋 《乾道临安志》 卷2: “范浦镇,端拱元年置,隶仁和县。”《资治通鉴》: 唐景福二年 (893),钱镠新筑罗城 “自钱唐湖、霍山、范浦,凡七十里”。即此。在今浙江省杭州
亦作白卯山。在今蒙古国东方省哈拉哈河支流纳墨尔根河流域一带。杨荣《北征录》: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北征阿鲁台,至答兰纳木儿河,“宁阳侯陈懋、忠勇王王金忠亦还,奏曰:臣等引兵抵白卯山,咸无所遇”。《
清宣统三年(1911)霍耳甘孜麻书安抚司改流置,属登科府。治所即今四川甘孜县。1912年改为甘孜州。
“呼伦湖”的蒙古语名称。
在今浙江乐清市东北瑶岙乡。《方舆纪要》卷94温州府乐清县: 窑奥镇 “在县东五十里窑奥山下,南临海,有巡司”。
在今广东顺德市西五十里龙潭村。明正统末黄萧养据此称王,名千人聚。
①秦置,为长沙郡治。治所在今湖南长沙市。《寰宇记》 卷114: “以地临湘水为名。” 西汉为长沙国治。东汉为长沙郡治。南朝宋为湘州治。隋开皇九年 (589) 改为长沙县。②北宋至道二年 (996) 改
在今辽宁宽甸满族自治县东石柱子江口。清光绪《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宽甸县图:东南有石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