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林軬山
在今广东惠州市西南。《方舆纪要》卷103惠州府归善县:大林軬山“在府西南腊石社,产白垩,攒峰叠巘,林木蔚荟,瑶人耕种其上。有岩如厦屋,容五六百人。门至逼仄,一人持戟而守,千人攻之不能入”。
在今广东惠州市西南。《方舆纪要》卷103惠州府归善县:大林軬山“在府西南腊石社,产白垩,攒峰叠巘,林木蔚荟,瑶人耕种其上。有岩如厦屋,容五六百人。门至逼仄,一人持戟而守,千人攻之不能入”。
北宋东京城 (今河南开封市) 外城西墙南门。《宋史·钦宗纪》: 靖康元年 (1126) 春正月,金兵犯京师,“统制官马忠以京西募兵至,击金人于顺天门外,败之”。北宋东京城(今河南开封市)外城西面南门。
在今湖北保康县西南。《明史·白圭传》:成化初,镇压刘通义军,“通乃退保大市,与苗龙合”。
明永乐十六年(1418)改怀来左卫置,直隶后军都督府。治所在今河北怀来县(沙城镇)东南旧怀来城(今已没入官厅水库)。宣德五年(1430)属万全都司。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改为怀来县。明永乐十六年(
即大肚川。在今吉林辉南县东南抚民镇。
即雷首山。在今山西永济市西南蒲州镇南。《山海经·中山经》:“薄山之首曰甘枣之山,共水出焉。”即此。
①西汉置,属汝南郡。治所即今河南息县。《汉书·地理志》 新息县注引孟康曰: “故息国,其后徙东,故加新云。” 魏晋为汝南郡治。南朝宋分置南北二县: 南新息县治所即原新息县,先后为汝南郡、西豫州、淮州治
隋置,在今河南宜阳县西五十四里福昌村。《隋书·地理志》 河南郡宜阳县: “有福昌宫。”唐福昌县即以此宫为名。
在今四川旺苍县南。《宋史·王全斌传》:乾德二年 (964) 伐蜀,“全斌由罗川趋深渡,与(崔) 彦进会”。
又作略塘。在今湖南衡阳县 (西渡镇)西。《方舆纪要》卷80衡州府衡阳县: “客寄塘在府西百里。《湘中记》: 塘周三十里,亦谓之略塘,烝水流合焉。”
清置,属宁古塔副都统。在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兴凯湖西岸诺夫卡恰林斯克附近。民国魏声龢《鸡林旧闻录》:“湖(兴凯湖)西有勿赛气河卡伦。”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