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獒山
亦名大蹲山。在今安徽绩溪县北,西接旌德县界。宋淳熙《新安志》卷5绩溪县:大獒山“在县北六十里。高四百仞,周百里。旧说以为上排层汉,前压澄潭。蹲形矫首,如獒猛犬焉”。《明一统志》卷16徽州府:大獒山“前据潭水,弭形矫首,有犬之状。山半有岩,岩下有白龙潭”。
亦名大蹲山。在今安徽绩溪县北,西接旌德县界。宋淳熙《新安志》卷5绩溪县:大獒山“在县北六十里。高四百仞,周百里。旧说以为上排层汉,前压澄潭。蹲形矫首,如獒猛犬焉”。《明一统志》卷16徽州府:大獒山“前据潭水,弭形矫首,有犬之状。山半有岩,岩下有白龙潭”。
金置,属临沂县。在今山东临沂市南三十里。古镇名。金置,在今山东省临沂市南。《金史·地理志》:沂州临沂县有长任镇,即此。
即今湖北枝城市东南枝城镇。《宋史·贾似道传》:似道“即弃官去,使吕文德报北兵攻下沱急”。即此。南宋咸淳六年(1270)枝江县治此。在今湖北省枝江市南沱江上。南宋咸淳元年(1265年),贾似道假辞位,密
在今陕西平利县西南一百八十里。《清一统志·兴安府二》: 金鸡砦“自金毛关平地特起一山,高百丈,周环有水。明正德中,剿流寇尝屯兵于此”。
①在今江苏太仓市东北五十里。明王鏊 《姑苏志》 卷9: 穿山 “中有石洞,前后通彻,故名。《临海记》 曰: 海虞县穿山下有洞穴,高十余丈,昔有海行者,举帆经其中。今考其洞,上犹通人往来,其下为地去海已
即今新疆玛纳斯县之玛纳斯河。《元史·耶律希亮传》:蒙古中统二年(1261),“至昌八里城。夏,逾马纳思河,抵叶密里城,乃定宗潜邸汤沐之邑也”。清称马那思,玛纳斯郭勒。古水名。即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玛纳斯
即今广东吴川市西南黄坡镇。清光绪 《吴川县志》 卷1: 黄坡在 “城西二十里。旧名丁当,又名顿当”。1938—1951年吴川县迁治于此。
1913年于西固城置,属甘肃渭川道。治所即今甘肃舟曲县。1927年直属甘肃省。1954年迁驻宕昌镇,改名宕昌县(后改设舟曲县)。旧县名。1913年由阶州直隶州所属西固分州析置,治西固(今甘肃舟曲县驻地
唐置,属朔州。治所在今山西朔州市东北三十里马邑村。调露二年(680)改名神武军。唐置,治今山西省朔州市。属朔州。调露二年(680年)改名神武军。
一名马鞍山。在今山西交城县西北。《元和志》 卷13交城县: “狐突山,在县西南五十里。”《方舆纪要》 卷40交城县: 狐突山在 “县西北五十里。有晋大夫狐突庙,因名。县之镇山也,产青铁”。
清道光二十年(1840)置,属广西直隶州。治所即今云南丘北县。民国《丘北县志》:“丘,阜也,高也。境内诸山,唯暮冶峰极高,治城在暮冶之北,故曰丘北。”民国初属云南蒙自道。1929年直属云南省。在云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