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大罗镇

大罗镇

①在今山西应县南。《清一统志·大同府》 “安边镇”条下:大罗镇“在州南四十里”。

②北宋置,属伏虞县。在今四川仪陇县东北大罗乡(大罗池)。


(1)在黑龙江省庆安县南部。面积190平方千米。人口2万。镇人民政府驻大罗,人口1750。清宣统三年(1911年)梁姓人开荒建屯。1956年设大罗乡,1958年改东风公社,1981年改大罗公社,1984年改镇。产玉米、大豆、小麦、甜菜、烤烟等。有农机修配、木材加工等厂。公路通庆安等地。(2)在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东南部。面积50平方千米。人口1.6万。镇人民政府驻大罗,人口500。以有石似铜锣得名。1951年置大罗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为乡,1993年置镇。产油桐、茶叶、栀子、蚕茧、黄花菜等。有糖果、粮油加工等厂。为巴中、平昌边界物资集散地。通公路。


猜你喜欢

  • 万石城

    在今陕西南郑县西北。《水经·沔水注》:“汉水又东径万石城下,城在高原上,原高十余丈,四面临平,形若覆瓮,水南遏水为阻,西北并带汉水,其城宿是流杂聚居,故世亦谓之流杂城。”《方舆纪要》卷56谓此城“盖晋

  • 围场县

    1913年改围场厅置, 后属直隶热河道。治所在今河北围场满族蒙古自治县东克勒沟。1928年属热河省。1931年移治锥子山, 即今治。1956年属河北省。1989年改设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旧县名。19

  • 十一都司

    在今广东龙川县东北一百五十里枫树坝镇西。明、清置巡司于此。《方舆纪要》卷103惠州府龙川县:十一都司“为县境水陆之冲,防守最切”。

  • 新丰镇

    (1)古镇名。即今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东南辛丰镇。因近新丰塘得名。(2)今镇名。(1)在江苏省大丰市北部。面积126.9平方千米。人口6.1万。镇人民政府驻新丰,人口9000。1917年大丰盐垦公司兴垦

  • 麦冲河

    在今贵州都匀市西南。《方舆纪要》卷121都匀府平浪司:麦冲河在“司东南十里。岸有古寨。下流入于都匀河。(明)正德三年,都匀、清平间叛苗富架重恶龙作乱,官军讨平之。一由杨安、答干、麦冲进,一由清平、索驴

  • 鸡鸣原

    在今四川双流县东南华阳镇一带。《宋史·雷有终传》:咸平三年(1000),知蜀州杨怀忠攻王均,“乘胜逐贼至益州南十五里,砦于鸡鸣原,以候王师”。即此。在今四川省成都市南。北宋咸平三年(1000年),成都

  • 金瓮 (甕) 山

    在今陕西富平县东北三十三里。唐顺宗丰陵在此。

  • 竹林堡

    在今广东饶平县东北。《方舆纪要》卷103潮州府饶平县:竹林堡“在黄冈镇东北,福建诏安山贼由此出没。嘉靖十四年置堡于此”。

  • 一作郗。西周畿内邑,在今河南沁阳市西南。春秋初属郑。《左传》: 隐公十一年 (前712),周王“与郑人苏忿生之田”,有 “温、原、絺” 等十二邑。杜注: “在野王县西南。”

  • 商家林

    即今河北献县北二十八里商林乡。清于此设把总驻守。集镇名。在河北省滦县城北偏西。属东安各庄镇。人口5400。原以商来林名村,后改今名。产花生、玉米。为县花生、桑条集中产地。为编织专业村。平大公路经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