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鳌岭
一作大鳌山。别名游山。在今安徽黄山市黄山区南二十里。《方舆纪要》卷28太平县“尚书山”条下:“又西南十里为大鳌岭,高二百丈,亘三十里。别名游山。”
一作大鳌山。别名游山。在今安徽黄山市黄山区南二十里。《方舆纪要》卷28太平县“尚书山”条下:“又西南十里为大鳌岭,高二百丈,亘三十里。别名游山。”
一作墟沟镇。即今江苏连云港市东北墟沟镇。清 《乾隆内府舆图》 作虚沟城。
即玉隆万寿宫。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山。
在今河南虞城县东北。《左传·哀公元年》:伍员曰,少康逃奔有虞,“虞思于是妻之以二姚,而邑诸纶”。杜注:“纶,虞邑。”《元和志》卷7宋州虞城县:“故纶城,县东南三十五里。”当在今虞城县利民镇东南三十五里
南宋宝祐间置,在今四川剑阁县东南鹤龄镇长林山南。《元史·宪宗纪》: 八年 (1258),“十一月已酉,帝督军先攻鹅顶堡。壬子,力战于望喜门。薄暮,宋知县王仲由鹅顶堡出降”。
明置,在今四川会理县北。《方舆纪要》卷74会川卫军民指挥使司:会川驿“在卫北。又六十里为大龙驿”。
南朝宋永初元年 (420) 以南康郡改置,治所在葛姥城 (今江西赣州市东北)。南齐永明初复为南康郡。南朝宋永初元年(420年)改南康郡置,治葛姥城(今江西赣州市东北)。辖境相当今江西省赣州、南康等市。
即多奉县。唐置,属羁縻琳州。治所在今广西宜州市西。都为多之讹。
又作岳镇。清置,属华阴县。在今陕西华阴市东五里。镇有西岳庙,俗称华阴庙。
在今四川雷波县与美姑县之间,为大小凉山分界山。海拔3960米。民国常隆庆 《雷马峨屏调查记》: “黄茅埂附近及西溪河以东之地乃称大凉山。”
在今河北任丘市西北。《清一统志·河间府一》:四角河“在任丘县西北五十七里。其水四达,诸淀汇流,东行至赵北口为清河门, 由紫禾淀入至玉带河。按:四角河即清河,所自起,河身宽广,有容受涵蓄之功,浊流皆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