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大龙湫

大龙湫

在今浙江乐清市东北雁荡山中。高差约一百九十米。《方舆纪要》卷94温州府乐清县:雁荡山“有大、小龙湫,会诸溪涧水,悬崖数百丈,飞瀑之势,如倾万斛水,从天而下也”。


在浙江省乐清市雁荡山马鞍岭西。是中国著名的大瀑布。位处百岗尖西南约2千米的筋竹涧上源、侵入岩与喷出岩交接处,受断层构造影响,经侵蚀形成陡崖。水从高约190米的连云嶂凌空而下,白练飞泻,十分壮观。清袁枚有诗云:“龙湫山高势绝天,一线瀑走兜罗棉。五丈以上尚是水,十丈以下全是烟。况复百丈至千丈,水云烟雾难分焉。”为雁荡风景三绝之一,随着季节、风力、晴雨的变化而不同。明徐霞客曾两次游此。有一帆峰、飞来罗汉、道松洞、燕尾瀑等71个景点。为雁荡山主要景区之一。


猜你喜欢

  • 瓦窑堡市

    1935年10月西北革命根据地由安定县析置,治瓦窑堡(今陕西子长县驻地瓦窑堡镇)。1936年2月撤销,并入安定县。1935年10月—1936年初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和陕北省政府所在地,1935年

  • 蒱江县

    即蒲江县。在今四川蒲江县。《隋书·地理志》 作蒱江县。

  • 献钟 (鐘) 市

    即今湖南平江县东南四十六里献钟乡。《清一统志·岳州府二》 “回田市” 条下: “献钟市、义口市皆在 (平江) 县东永安乡。” 大革命时期罗纳川在此领导了有名的 “纸工运动”。

  • 幼山

    在今福建沙县西北。明《寰宇通志》卷49延平府:幼山“在沙县西北百二十里。孤峰峙耸,高三十里, 周回二百里, 以其幼视群山,故名”。

  • 集水

    在今四川南江县北。《旧唐书·地理志》 集州难江县: “梁立东巴州,恭帝改为集州。以水为名。”

  • 赵赕

    宋大理置,属首府大理地区。治所在今云南大理市东十六里凤仪镇。蒙古宪宗七年 (1257) 改赵赕千户。元至元十一年 (1274) 改赵州。大理前期改赵川赕置,治今云南省大理市东凤仪镇。大理后期又称天水郡

  • 蔡家路镇

    即今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镇北蔡路镇。清光绪 《江苏全省舆图》: 川沙县北有 “蔡家路”。

  • 容奇乡

    即今广东顺德县南十七里容奇镇。清雍正十一年 (1733) 移顺德县丞驻此。即今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南容奇镇。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移顺德县丞驻此。

  • 化峒墟

    即今广西靖西县东南化峒镇。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归顺州图:东南有化峒墟。

  • 捷胜千户所

    明洪武二十八年 (1395) 置,属碣石卫。即今广东汕尾市东南捷胜镇。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置,治今广东省海丰县东南捷胜。属碣石卫。清雍正九年(1731年)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