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皇寺
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故江陵县城东二里草市。南朝梁天监中建。又名乾明寺。唐杜甫《大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出瞿塘峡久居夔府将适江陵》诗:“喜近天皇寺,先披古画图”句自注:“此诗有晋右军书、张僧繇画、孔子洎颜子十哲形像。”《渚宫故事》:荆州天皇寺,“图卢舍那佛像,夜有奇光,发于屋壁;又于柏堂内图孔、颜十哲像。或谓释门之内,何写素王之容,僧繇笑曰:‘吾诚偶然,安知其不利于后也?’及后周灭二教,梁为附庸,荆楚祠宇,莫不拆毁。惟天皇寺有宣尼像,遂为国庠,时人叹其先觉”。
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故江陵县城东二里草市。南朝梁天监中建。又名乾明寺。唐杜甫《大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出瞿塘峡久居夔府将适江陵》诗:“喜近天皇寺,先披古画图”句自注:“此诗有晋右军书、张僧繇画、孔子洎颜子十哲形像。”《渚宫故事》:荆州天皇寺,“图卢舍那佛像,夜有奇光,发于屋壁;又于柏堂内图孔、颜十哲像。或谓释门之内,何写素王之容,僧繇笑曰:‘吾诚偶然,安知其不利于后也?’及后周灭二教,梁为附庸,荆楚祠宇,莫不拆毁。惟天皇寺有宣尼像,遂为国庠,时人叹其先觉”。
明置,属荆州卫。治所在今湖北荆门市北一百三十里。后改属承天卫。清废。
在今浙江嵊县北二十四里。宋高似孙 《剡录》 卷2: 舜皇山 “山最崇直,冈岭复深,有舜井焉”。在湖南省新宁县城东南边境,与东安县及广西壮族自治区交界。属越城岭北麓。为国营舜皇山林场基地。传说舜帝南巡经
元初置,属郿州。治所在今陕西眉县东四十里柿林村。至元元年 (1264) 废。古县名。元初置,治今陕西省眉县东。属郿州。寻废。
①即乌兰诺尔站。在今黑龙江省肇源县西北新站镇。清西清 《黑龙江外纪》 卷2: “今茂兴、古鲁两站间有乌兰诺尔一站,则为二十站。雍正五年将军傅尔丹增,故乌兰诺尔有新站之称。”②即今贵州桐梓县北九十里新站
北魏永安中置,属定戎郡。治所在今山西孝义市境。北齐废。古县名。北魏永安中置,治今山西省孝义市境内。属定戎郡。北齐废。
即今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东北之纳木那尼峰。《清一统志·西藏》:闷那克尼儿山“在达克喇城东北二百五十里。与狼千喀巴布山相连。山亦高大,临马品木达喇池西岸”。
一作口。 又名贵池口、 池口。 即今安徽贵池市秋浦河入江口。《宋书·张兴世传》: 刘胡遣袁部将沈仲玉领千人取南陵, 迎接粮运, “行至贵口,不敢进”。《
即今河南宁陵县西北三十四里逻冈乡。清光绪 《归德府志》 卷首 《宁陵县境图》: 西北有逻冈集。
即今上海市闵行区东华泾。元置巡司及太平仓芦子税课局于此。元贞年间黄道婆自崖州返乌泥泾,传授纺织技术,遂发展成为当时著名棉纺织手工业中心,至明中叶始趋衰落。古镇名。在今上海市徐汇区龙华街道东湾。地当乌泥
东晋义熙中析盱眙县置,属盱眙郡。治所在今江苏盱眙县南。隋初废入盱眙县。古县名。东晋义熙中分盱眙县地置,治今江苏省盱眙县南。东晋、南北朝属盱眙郡。隋初省入盱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