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傅山
又名书山、大章山。在今江西上犹县西北八十里。《清一统志·南安府》:书山“一名太傅山。以邑人卢光稠尝居山下,后赠太傅,故名”。
又名书山、大章山。在今江西上犹县西北八十里。《清一统志·南安府》:书山“一名太傅山。以邑人卢光稠尝居山下,后赠太傅,故名”。
在今湖南桂阳县境。《舆地纪胜》卷61桂阳州:九银坑“在平阳县境。曰大凑山、大板源、龙图、毛寿、九鼎、小白竹、水头、石笋、大富”。《方舆纪要》卷80桂阳州“九鼎山”条下:“《志》云,桂阳州产银,宋天禧三
亦曰瓦梁城。在今江苏六合县西五十五里。《明史·太祖纪》:元至正十四年(1354),元兵“围六合。太祖曰:‘六合破,滁且不免。’与耿再成军瓦梁垒,救之”。即此。即“瓦梁城”。
①西汉置,属汉中郡。治所在今湖北竹山县西北。东汉废。三国魏复置,属上庸郡。南朝梁废。唐武德元年 (618) 复置,属房州。贞观十年(636) 废。②隋开皇九年 (589) 平陈后改临沅县置,为朗州治。
①在今安徽休宁县西南百余里。《明史·地理志》 休宁县: “西南有黄竹岭巡检司。” 《清一统志·徽州府一》: 黄竹岭 “在休宁县西,张公山西支也。与江西浮梁县接界,地当厄塞”。②在今江西瑞金市东北。《清
在今福建霞浦县西南。《方舆纪要》卷96福宁州:古镇门“在州西南。长溪之水会州境及福安县诸溪涧水而入海。 一名白马门”。
在今广西桂平县西。《舆地纪胜》卷110浔州:马平场“在州西七十里。炉户取采砂宝,烹炼黑铅”。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西。南宋属浔州。炉户在此采取砂宝,冶炼黑铅。
亦名东游水。即今四川苍溪县东北之东河。《寰宇记》卷86苍溪县:东水“一名宋熙水。西北自利州界来,南流经县东四十里,又东流入阆中县界”。以水经宋熙郡而名。
隋大业初改长城县置,属平凉郡。治所在今甘肃平凉市西北十里。唐武德八年(625)移治今宁夏彭阳县西古城乡附近,属原州。五代时废。古县名。隋大业二年(606年)置,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东南。属平凉郡。
①俗称黄牛城。故址在今江苏无锡县西十二里,与斗城 (范蠡城) 相近。《史记·春申君传》:黄歇请封江东,楚考烈王许之。“春申君因城故吴墟,以自为都邑”。②本赵邑,后属魏。在今山东冠县南十里。《史记·田敬
在今广东恩平市南八十里近海处。《方舆纪要》 卷101肇庆府恩平县: 湾雷海,“海势湾曲,潮声如雷,多蟹鲎鱼盐之利,蛋户居之。其南通大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