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太和街

太和街

又名草皮街。即今云南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西北五十里振太乡(太和街)。民国时设县佐。傣语“太”为棉花,“和”为箐,意即箐边种过棉花。


集镇名。(1)在云南省施甸县北部偏东、兰薄山西麓、小石桥水库南岸。老麦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460。1945年建街时以嘉言“和平安宁”意命名。产玉米、稻、小麦、茶叶、烤烟等。有公路接水甸公路。(2)在云南省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西部。属振太乡。人口 1590。原在草皮地赶集,取名草皮街。后有人定居,改为泰和街,后转写为太和街。傣语太为“棉花”,和为“箐”,意即“箐边种过棉花”。1916年设草辟县佐,1919年改名泰和县佐,1931年裁。产稻、玉米、小麦等。有电站。为县西南部商业和文化集镇。有公路接小普公路。


猜你喜欢

  • 东乡垒

    在今湖南永州市西南。《方舆纪要》卷81永州府零陵县:“东乡垒在府西南。明初杨璟围永州,元广西兵来援,驻东乡,倚湖水列营,璟击败之。即此。”即今湖南省永州市西东湘桥。明初杨璟围永州,元广西兵来援,驻东乡

  • 卢沟河

    即桑干河。《辽史·地理志》 南京析津府漷县引《宋王曾上契丹事》曰:“北渡范水、刘李河,六十里至良乡县。渡卢沟河,六十里至幽州,号燕京。”周煇《北辕录》:“二十七日遇卢沟河,即卢龙也。燕人呼水为龙,呼黑

  • 梨树城

    即今吉林梨树县。《清史稿·地理志》 奉化县: “原名梨树城,道光元年设昌图厅照磨,光绪三年改置县。”

  • 高昌

    在今新疆吐鲁市东哈拉和卓堡西南。汉高昌壁,东晋咸和二年(327),前凉设高昌郡。北魏太平真君三年 (442),北凉残余沮渠氏入据其地。和平元年 (460) 柔然灭沮渠氏,立阚伯周为高昌王。唐贞观十四年

  • 飞盖园

    在今陕西延安市南。《清一统志·延安府二》:飞盖园“在肤施县南三十五里。宋知州庞籍游宴处”。司马光诗“军中富余暇,飞盖城南隈”,指此。

  • 弇山园

    在今江苏太仓市隆福寺西。《清一统志·太仓州一》: 弇山园 “明王世贞筑。中叠三峰。曰上弇、中弇、下弇,极园亭林木之胜”。王世贞所著书有《弇山堂别集》。后人又以 “弇山” 为太仓别称。

  • 折泉水

    在今山东五莲县西。《汉书·地理志》 琅邪郡折泉县:“折泉水北至莫入淮。”《水经·潍水注》 作“析泉水”。

  • 细水

    古沙水 (蒗荡渠) 支津,颍水支流。《水经·渠水注》: “沙水又东积而为陂,谓之阳都陂。明水注之。……陂水东南流,谓之细水。” 又,《颍水注》: 细水 “上承阳都陂。陂水枝分,东南出为细水,东径新阳县

  • 渡头市

    ①即今江西南昌县 (莲塘镇) 东渡头乡。清同治 《南昌府志》 卷6: 渡头市 “距 (南昌) 城六十里”。②清置,属浏阳县。在今湖南浏阳市东五里。

  • 宜都郡

    ①东汉建安十四年 (209) 刘备改临江郡置,属荆州。治所在夷陵县 (今湖北宜昌市东南长江北岸)。西晋辖境相当今湖北宜昌、枝城二市及宜昌、长阳、五峰等县地。南朝宋移治夷道县 (今湖北枝城市)。隋开皇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