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池县
蒙古宪宗六年(1256)置太池千户,元至元十三年(1276)改太池县,属宜良州。治所即今云南宜良县西北二十四里汤池镇。二十一年(1284)后废入宜良县。
蒙古宪宗六年(1256)置太池千户,元至元十三年(1276)改太池县,属宜良州。治所即今云南宜良县西北二十四里汤池镇。二十一年(1284)后废入宜良县。
明永乐三年 (1405) 置,属奴儿干都司。治所在今吉林抚松县西南至临江市一带。后废。
在今江苏常州市长春巷常州宾馆内。清康熙间建。杨兆鲁《遂初堂文集》称:“自抱疴归来,于注经堂后买废地六七亩,经营相度,历五年于兹,近似乎园,故题曰近园。”其后数易主人。经恽氏修葺后,改名静园,亦名恽家花
即浔江。指今广西平南县一段江流。《元和志》 卷37平南县: “龚江一名浔江,亦名都泥江,在县南五十步。” 《舆地纪胜》卷110浔州: 龚江,“《图经》 云: 在平南县南,西通邕、宜二江,东流藤、梧州,
①在今广西藤县南。《明一统志》卷84梧州府:龙骧山“在藤县南六里。数峰耸列,下俯清流。晋龙骧将军陈隐镇此州,尝驻兵其下。因名”。②在今四川渠县北。《寰宇记》卷138渠州:“今县则有龙骧山,盖古符特山。
明永乐五年 (1407) 置,属奴儿干都司。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阿姆贡河支流伊穆河流域一带。后废。
汉河间王筑,在今河北献县南三十五里。《西京杂记》卷14:“河间王德筑日华宫,置客馆二十余区,以待学士。”即此。
即今山东莱阳市东南四十里万第镇。民国《莱阳县志》卷1有万第镇。在山东省莱阳市东部。面积151.2平方千米。人口6.2万。镇人民政府驻前万第,人口7000。该村明初形成聚落。因地处玩山沟前低洼处,取村名
即今陕西延安市东南临镇。1935—1937年西北革命根据地置红泉县治此。在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东南部。面积412平方千米。人口1.2万。镇人民政府驻临真,人口1780。北魏以镇临真川水得名临真,设真川县
余暨(今浙江萧山市)、余姚、余杭三县,古人习称三余。《水经·渐江水注》:“汉末,童谣云:‘天子当兴东南三余之间。’”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卷2谓“三余”为余干(今江西余干县)、余姚、余杭。《方舆纪要》卷
即今广东封开县东北金装镇。明万历 《广东通志》 卷40: 开建县有金庄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