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卫行政区
1930年收回威海卫后设置,直隶国民政府行政院。治所即今山东威海市。1938年为日军侵占。
1930年置,治今山东省威海市城区。1938年为日军侵占。1940年抗日民主政府设威海卫行政办事处(县级)。1945年改置威海卫市(地级),属胶东解放区。
1930年收回威海卫后设置,直隶国民政府行政院。治所即今山东威海市。1938年为日军侵占。
1930年置,治今山东省威海市城区。1938年为日军侵占。1940年抗日民主政府设威海卫行政办事处(县级)。1945年改置威海卫市(地级),属胶东解放区。
①东魏武定五年 (547) 建,在今河南杞县南六十里。②唐建,在今河南通许县西门外。③唐建,在今河南中牟县东南二十里。④在今陕西西安市西。《清一统志·西安府四》:洪福寺 “在长安县西门外。旧在咸宁县南
在今青海湟中县东北南川河畔。一说在湟中县西南。《清一统地·西宁府二》: 南川营 “在西宁县南五十里。旧名伏羌堡,明嘉靖十四年筑城,周三里有奇,南去暗门边墙三十里。本朝初设守备,今改都司”。又称伏羌堡。
唐武德六年 (623) 置,属云州。治所在今陕西清涧县境。贞观二年 (628) 废。
原为张学良公馆和杨虎城公馆。张学良公馆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建国路69号(原金家巷17号)。杨虎城公馆在今西安市新城广场北侧,省政府机关大院西部。1936年12月12日,国民党东北军和西北军在此发动了震惊中
1926年由阿鲁科尔沁旗析置,属热河特别区。治所即今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驻地天山镇。1947年改设天山县。1926年由阿鲁科尔沁旗辖地析置,局所驻昆都(今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坤都镇)。1927年迁治查干浩
金改西京道置,治所在大同府(今山西大同市)。辖境相当今山西内长城以北,内蒙古多伦,河北赤城以西,乌加河以东地区。蒙古废。金以西京道改置,治大同府(今山西大同市)。辖境约相当今河北省张家口地区、山西省雁
在今湖北黄梅县西四祖寺岩泉溪上。《清一统志·黄州府二》:灵涧桥“在黄梅县西三十里四祖寺前,上镌碧玉流三字,唐柳公权书”。为元至正十年(1350)建,为石砌单孔桥。崖壁有元、明、清诗文题刻。
在今浙江平阳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94平阳县: 罗源山在 “县西南二十里,横阳江流其下”。
在今山西朔州市西南。《魏书·太祖纪》:北魏登国二年 (387),“帝亲征刘显于马邑南,追至弥泽,大破之”。在今山西省朔州市西南。《资治通鉴》:东晋太元十二年(387年),魏王拓跋珪引兵会后燕慕容麟击刘
北宋置,属延安府。即今陕西安塞县北青石崖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