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仙山
在今四川广安县西。《方舆纪要》卷68广安州:子仙山“在州西二十五里。山高秀,即秀屏山来脉也。《志》云:汉车骑将军冯绲之子得仙于此,因名。一名望子山”。
在今四川广安县西。《方舆纪要》卷68广安州:子仙山“在州西二十五里。山高秀,即秀屏山来脉也。《志》云:汉车骑将军冯绲之子得仙于此,因名。一名望子山”。
①在今天津市蓟县东北五里。《明史·地理志》 蓟州: “东北有崆峒山。” 又 《方舆纪要》 卷11蓟州: 崆峒山,“相传黄帝问道处”。②又名空山。在今江西赣县南。《寰宇记》 卷108虔州赣县: 崆峒山
明永乐二年 (1404) 改孟养府置军民宣慰使司,属云南布政司。治所在今缅甸北部孟养。辖境东抵伊洛瓦底江,西抵今印缅边界,北抵西藏,南至八莫、杰沙、戛里一线。明末废。明永乐二年(1404年)以孟养府改
即今江西丰城市东南秀市镇。清同治《南昌府志》卷4丰城市镇:秀才埠墟“在县东南六十里”。
北宋置,属什邡县。即今四川什邡县西南二十里马井镇。
一名铁柱宫。即今江西南昌市翠花街西、棋盘街东之万寿宫。《舆地纪胜》 卷26隆兴府: 铁柱宫 “即延真宫也。旧名铁柱宫,政和赐今额。道书《灵验记》 云: 铁柱,晋许真居所铸”。《清一统志·南昌府二》:
在今安徽舒城县西。《方舆纪要》卷26舒城县:上七里河在“县西九里。西山诸水皆汇流于此,经南溪而入巢湖”。光绪《舒城县志》卷5:巴洋河(南溪)“又东数里为上七里河。旧名七里沟。明季巴洋河经流改由此,曰七
即今河南方城县南二十五里券桥乡。清康熙 《南阳府志》 卷2 《集镇》: 裕州有券桥店。
西魏恭帝二年 (555) 改北宕渠县置,为盐亭郡治。治所即今四川盐亭县。《元和志》 卷33盐亭县: “以近盐井,因名。” 明郭子章 《郡县释名》 四川卷下: “梁大同间名,以地多盐井,据盐亭而创县也。
唐显庆二年(657)以西突厥摄舍提暾部置,属北庭都护府。在今新疆博尔塔拉河流域。贞元中废。唐显庆二年(657年)以西突厥摄舍提暾部置。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艾比湖以西,博尔塔拉河流域。初属安西都护府,后
地区名。明、清时指今云雾山西北、云开大山以东、西江以南地区。以罗旁山得名。为瑶人所据。《明史·神宗本纪》: 万历五年 (1577) 夏五月,“广东罗旁瑶平”,因置罗定州。《清一统志· 罗定州》: 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