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羌州
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改宁羌卫置,属汉中府。治所即今陕西宁强县。1913年改为宁羌县。
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改宁羌卫置,治今陕西省宁强县。属汉中府。辖境相当今陕西省宁强、略阳两县地。清不辖县。1913年降为县。
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改宁羌卫置,属汉中府。治所即今陕西宁强县。1913年改为宁羌县。
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改宁羌卫置,治今陕西省宁强县。属汉中府。辖境相当今陕西省宁强、略阳两县地。清不辖县。1913年降为县。
在今云南永平县东一百里。《明一统志》卷87金齿军民使司: 罗武山 “山半有泉,胜备江发源于此”。
在今贵州盘县特区东南一百八十里。《明一统志》 卷88普安州: 者卜河 “源出杨那山,下流为磨溪,下流入盘江。其地四时常暖,土人冬月迁居其旁”。
①亦作拥思水。即今四川荣县、宜宾二县境之越溪河。上游名涌斯芒水。《寰宇记》 卷85资官县: “拥思茫水在县西二十里。从陵州始建县界,南流,至县西又南入戎州宜宾县界。”②即今四川井研县、乐山市境市之茫溪
即乌江。《方舆纪要》 卷70绥阳县: 涪陵水 “即乌江别名也”。
北宋置,属眉山县。在今四川眉山县西北四十里多悦镇。在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北部。面积45平方千米。人口3万。镇人民政府驻多悦,人口 1700。以驻地多悦得名。1949年为多悦乡,1953年置多悦镇,195
唐方镇名。天宝元年 (742) 改幽州节度使置,为玄宗时边防十节度之一。治所在幽州 (今北京城西南隅)。辖境屡有变动,较长期领有幽、蓟、平、檀、妫、燕等州,约当今河北怀来、永清、北京市房山区以东和长城
①在今广东梅州市东。《舆地纪胜》卷102梅州:东岩“亦名东安岩。在州之东五里”。《清一统志·嘉应州》:东岩“在州东。……又西岩在州西七里。中有兰若曰灵境, 依山为宇, 景态万状”。②在今四川资中县东。
北宋置,属大庾县。在今江西大余县东北。
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朱元璋改抚州路为临川府,不久又改为抚州府。治所在临川县(今江西临川市)。明初辖境相当今江西临川市及东乡、金溪、资溪、崇仁、乐安、宜黄等县地。万历后略有缩小。1912年废。元至
①即水。指今四川都江堰市至彭山县一段之岷江。《元和志》卷31唐兴县:“江一名皂江,经县东二里,出麸金。”②亦称大皂江。指今四川都江堰市至新津间之岷江。《明史·地理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