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守口堡

守口堡

在今山西阳高县西北二十里守口堡村。《方舆纪要》卷44大同府:守口堡“嘉靖二十五年置,隆庆六年增修。周一里有奇,……隆庆初,寇由此入犯”。


猜你喜欢

  • 苦酒城

    在今江苏吴县西南二十里。南宋范成大《吴郡志》 卷8: 苦酒城 “在鱼城之西南,有故城。长老云: 筑以酿酒,今俗人呼为苦酒城”。

  • 宵城

    亦名笑城。在今湖北天门市东。《清一统志·安陆府》: 宵城,“ 《县志》: 天门县东有笑城,即宵城之讹”。

  • 火井坝

    即今四川邛崃市西南六十里火井镇。明置巡司于此。后移巡司于今市南二十里处。

  • 黄沙营

    在广东广宁县东北一百二十里。《清一统志·肇庆府》: 黄沙营 “明嘉靖十二年置。一名南绥营。当大罗山之襟喉,各峒瑶出入由此”。

  • 登州营

    在今山东蓬莱市北丹崖山北。即新开海口。《方舆纪要》 卷36蓬莱县: 登州营 “宋庆历三年,郡守郭志高奏置刀鱼巡检,水兵三百戍沙门岛,备御契丹,仲夏居鼍矶岛,以备不虞,秋冬还南岸。相传此即刀鱼船所泊。洪

  • 将台 (臺) 堡

    即今宁夏西吉县东南四十里将台堡。1936年10月22日,中国工农红军一、二方面军在此胜利会师。

  • 油顿街

    即游顿街。今江西临川市南四十里油顿。

  • 应县

    1912年改应州置,属山西雁门道。治所即今山西应县。1928年直属山西省。1949年属察哈尔省,1952年复属山西。在山西省北部。属朔州市。面积 1708 平方千米。人口26.7万。辖3镇、9乡。县人

  • 十八路

    宋太宗末年分境内为十五路。至真宗时又分西川、峡路(即峡西)为益州(成都府)、梓州、利州、夔州四路,江南为江南东路、江南西路,共为十八路。经仁宗、英宗至神宗初年不变,为北宋一代维持最久的路制。北宋至道三

  • 白基山

    在今贵州晴隆县西三十二里。《方舆纪要》卷123安南卫: 白基山“巍峨挺秀,旁有削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