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庄卫
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置,属贵州都司。治所即今贵州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清康熙十一年(1672)省入镇宁州。
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置,治今贵州省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属镇宁州。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废。
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置,属贵州都司。治所即今贵州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清康熙十一年(1672)省入镇宁州。
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置,治今贵州省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属镇宁州。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废。
明弘治七年 (1494) 改九名九姓独山州置,属都匀府。治所即今贵州独山县。州南二十里有独山,据清嘉庆 《贵州通志》 卷2 《都匀府图说》称: “群嶂相联,一峰独峙,州因以名。” 1913年改为独山县
在今山东苍山县西二里。民国 《临沂县志》 卷12载: 汉 “戈蒲盐丞印”,清“光绪九年出土于晒米城,今藏鄫城赵氏家”。1973至1976年相继出土大量文物,证明晒米城原系由商、周到汉代的一处大型高台遗
①即今山西平遥县东南上店村。《清一统志·汾州府》:上店镇“在平遥县东南六十里”。②在今河南汝阳县西南十三里上店村。旧属伊阳县。明置巡司于此。在河南省汝阳县中西部、汝河南岸。面积52平方千米。人口3.7
明洪武二十四年 (1391) 升富峪千户所置,属北平行都司。治所在今河北平泉县北。永乐元年 (1403) 徙置京师 (今北京市)。后废。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升富峪千户所置,治今河北省平泉县北,
即今河北魏县东南边马乡。明正德《大名府志》卷1:大名县有边马集。
在今贵州福泉县北六十里。 极幽峻。 明郭子章《黔记》 卷8:滃山 “山高林深, 雾滃郁”。
即今江苏句容县东南与金坛市交界处之方山。《隋书·地理志》:句容县有“四平山”。宋《景定建康志》卷17引《真诰》曰:“大茅西南有四平山,俗谓之方山。其下有洞屋名方台,又曰幽馆,惟得道者处焉。”
北魏太和二十一年 (497) 置,属荆州。治所在今河南叶县西北。二十二年 (498) 属鲁阳郡。隋大业初废。古县名。北魏太和二十一年(497年)置,治今河南省叶县西北。属鲁阳郡,隋初属襄城郡。大业初废
清光绪末置,属瑷珲副都统。在今黑龙江省呼玛县西北金山乡旺哈达村。后废。
明置,属广宁前屯卫。即今辽宁绥中县西北高台堡满族乡。明 《辽东志》 卷3: 高台营堡 “堡西烧荒口可屯兵,堡北黑土台可按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