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宫
南朝陈宫殿名。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区偏南(六朝都城宣阳门外)。宋《景定建康志》卷21“陈安德宫”条:“《宫苑记》:在宣阳门外直西,即都城西南角外,陈宣帝为文皇后所筑,隋平陈移江宁县于此,明年罢之。”
南朝陈宫殿名。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区偏南(六朝都城宣阳门外)。宋《景定建康志》卷21“陈安德宫”条:“《宫苑记》:在宣阳门外直西,即都城西南角外,陈宣帝为文皇后所筑,隋平陈移江宁县于此,明年罢之。”
在今浙江绍兴市东北蕺山戒珠寺前。《舆地纪胜》 卷10绍兴府: 墨池 “在戒珠寺。本晋王羲之故宅,或曰其别业也。门外有二池,曰墨池,曰鹅池”。
在今北京市房山区西南六十里。《明一统志》卷1顺天府:杖引泉“泉水涌出汇而成溪,流经涿州东南入胡良河”。
秦始皇修建,初名横桥,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汉初名渭桥或石柱桥。武帝后称中渭桥。《三辅黄图》卷6引《三辅旧事》云:“秦造横桥,汉承秦制,广六丈三百八十步,置都水令以掌之,号为石柱桥。”《元和志》卷1咸阳
在今河北赤城县西北马营乡东二里。《方舆纪要》卷18马营堡: 隺山 “在堡东二里。上多桧柏,一望森然。俗名东山”。
即今青海兴海县西南与玛多县交界之苦海。《清一统志·青海厄鲁特》:多罗池“在西海西南三百五十余里。周一百五十余里”。
即今陕西彬县西二十里大佛寺。《清一统志·邠州》:庆寿寺“在州西二十里。唐建。有佛像坐石岩下,高十余丈。俗名大佛寺”。今为陕西省最大最完整的石窟寺。
一名江孜。即今西藏江孜县。清乾隆 《西域同文志》 卷18载: “西番 (藏) 语: 佳勒,胜也,则,边也。宗居边境,为名胜地,故名。”
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峨眉山大峨寺左。一名凤嘴石。相传为楚狂陆通隐居处。明弘治年间改今名。明王世性 《游峨眉山记》: “歌凤台云接舆避楚而隐地也。”
在今青海囊谦县西北觉拉乡。民国周希武《玉树调查记》 卷上: “觉拉寺,属地在杂曲河北,囊谦拉林之间,属民百余户。按觉拉寺即 《旧志》 所谓南称界内驻牧喇嘛觉巴拉族也。”
①亦作陆川郡。南齐置,属越州。治所在良国县 (今广西北流市东南六靖镇)。南朝梁、陈间废。②北周武帝时置,属陵州。治所在隆山县 (今四川彭山县)。《元和志》 卷32彭山县: 郡 “以境内有鼎鼻山,地形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