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安阳县

安阳县

①秦置,属河内郡。治所在今河南安阳市西南。西汉废入荡阴县。三国魏复置,属魏郡。东魏天平初废入邺县。隋开皇十年(590)复置,属相州。移治今安阳市。大业初为魏郡治。唐为相州治。金明昌三年(1192)为彰德府治。元为彰德路治,元末废。明洪武元年(1368)复置,为彰德府治。民国初属河南河北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1949年8月析城区及郊区置安阳市,县徙治水冶(今安阳县西水冶镇)。1954年还治安阳市。

②西汉置,属汉中郡。治所在今陕西洋县北。三国魏移治今陕西石泉县东南。西晋太康元年(280)改名安康县。

③西汉置,属汝南郡。治所在今河南正阳县南。西晋改名南安阳县。南朝宋复名安阳县。隋废。

④即西安阳县。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南。《后汉书·蔡邕传》:邕流“居五原安阳县”。李贤注:“即西安阳县也,故城在今胜州银城县。”

⑤三国魏置,属魏兴郡。治所在今陕西石泉县东南池河入汉水口之北。西晋太康元年(280)改名安康县。

⑥三国吴宝鼎三年(268)改罗阳县置,属临海郡。治所即今浙江瑞安市。西晋太康元年(280)因与司州魏郡之安阳县重名而改为安固县。

⑦东晋置,属魏郡。治所在今山东邹平县东长山镇南。北魏属东魏郡。北齐废。

⑧南朝宋改南安阳县置,属汝南郡。治所在今河南正阳县西南陡沟镇。北魏为安阳郡治。隋开皇初废入真阳县。唐武德四年(621)复置,属豫州。贞观元年(627)废。

⑨南朝宋侨置,属南汝阴郡。治所在今安徽合肥附近地。南齐因之。后废。

⑩北魏永平元年(508)置,为北谯郡治。治所在今安徽寿县东南。后废。

(11)北魏孝昌二年(526)置,属砀郡。治所在今安徽砀山县东北二十五里麻城。北齐属彭城郡。隋开皇十八年(598)改为砀山县。

(12)北魏置,属高柳郡。治所在今河北阳原县东南。北齐废。

(13)北魏置,为安阳郡治。治所在今甘肃秦安县北安伏乡。隋开皇十八年(598)改名长川县。


(1)古县名。(1)西汉置,治今河南省正阳县西南。属汝南郡。西晋改名南安阳县,南朝宋复原名。隋废。唐初复置,后又废。(2)西汉置,治今陕西省洋县北。属汉中郡。三国魏移治今陕西省石泉县东南池河西北汉水东岸。西晋太康元年(280)改名安康县。(3)三国吴宝鼎三年(268年)以罗阳县改名,治今浙江省瑞安市北西岙一带。以境域安阳江得名。属临海郡。西晋太康元年(280年)改名安固县。(4)北魏孝昌二年(526年)置,治今安徽省砀山县东北。属砀郡。北齐、北周属彭城郡。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废入砀山县。(5)北魏置,治今甘肃省秦安县东北。为安阳郡治。后为北秦州治。西魏为交州治。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长川县。(2)今县名。在河南省北部,北邻河北省。属安阳市。面积 1500 平方千米。人口92.6万。辖8镇、16乡。县人民政府驻安阳市北关区。商为相地,后为殷都。西周先后属邶国和卫国。战国为魏宁新中邑。秦昭王五十年(前257年)秦将王犊、张唐攻拔宁新中,改宁新中为安阳。秦置安阳县,属河内郡。民国《续安阳县志》:“相传安阳境内之北岭名寿安山,城在寿安之南,故曰安阳。”西汉废。西晋复置安阳县,治今安阳市城区西南。东魏废。北周大象二年(580年)邺县移治今安阳市城区。隋开皇十年(590年)改邺县为安阳县,属相州;大业年间属魏郡。唐、宋属相州。金属彰德府。元属彰德路。明、清属彰德府,为府治。1912年废安阳县。1913年复置,属豫北道。1914年属河北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1949年复置邺县,治今安阳市城区东崇义,属平原省安阳专区。1954年废邺县,属河南省安阳专区。1959年属安阳市。1960年安阳县并入安阳市。1961年再置安阳县,属安阳专区。1969年属安阳地区,1983年属安阳市。地处太行山低山丘陵盆地和山前平原区,地势西高东低。漳河、安阳河、謻河流经境内。属南温带半干旱气候。农产以小麦、玉米、棉花、油菜籽为主。矿产有铁、煤、锰、铝土等。工业有采煤、炼铁、机械、化肥、水泥、陶瓷等。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纵贯南北,安李铁路经过西部,安林、安大公路横贯东西。名胜古迹有修定寺塔、小南海石窟、小南海原始人洞穴遗址、灵泉寺石窟、灵泉寺和尚塔、楼上坡瓷窑遗址、西门大夫庙记碑、大寒遗址、永和石桥、英烈楼旧址等。


猜你喜欢

  • 蒙阳县

    亦作濛阳县。唐武德元年 (618) 置,属雅州。治所在今四川雅安市西北。六年 (623) 废入严道县。

  • 郁 (鬰) 水

    汉、魏、南北朝时期之郁水,指今广西之右江、郁江、浔江及广东之西江。《汉书· 地理志》 广郁县: “郁水首受夜郎、豚水,东至四会入海,过郡四,行四千三十里。” 镡封县: “温水东至广郁入郁,过郡二,行五

  • 神雀台

    (臺) 在今河南陕县东。《寰宇记》 卷6陕州硖石县: “神雀台,在县北四十五里石壕镇东、路北。唐天宝二年,赤雀翔于台上,因名,台高五十丈,周半里。”

  • 经略军

    唐天宝中置,治所在今内蒙古鄂托克旗东北。《元和志》 卷4新宥州: 李吉甫上言曰: “天宝末,宥州寄理于经略军,盖谓居中可以总统蕃部,北接天德,南据夏州。今经略军远碍,灵武道路乖越,又不置军镇,非旧制也

  • 九气台

    在今云南洱源县东郊。《方舆纪要》卷117浪穹县:“县东二里有九气台, 台凡九窍,下有温泉,其气从窍而升, 台因以名。”《清一统志·大理府) 引《县志》:“大理府境温泉甚多,惟此为最,浴之可以愈疾, 因

  • 软桥河

    在今贵州盘县特区东。《清一统志·普安厅》: 软桥河 “在厅东三十五里。流入盘江”。

  • 威楚开南等路宣抚司

    元至元年间置,属云南行省。治所在威楚 (今云南楚雄市)。领威楚、武安二路。辖境北抵金沙江,南达澜沧江,约当今云南北自武定、南达景谷的狭长地带。明初废。

  • 太仓县

    1912年降太仓州置县,属沪海道。治所即今江苏太仓市。1993年改设太仓市。旧县名。1912年改太仓州置,治今江苏省太仓市城厢镇。1993年撤销,改设太仓市。

  • 瓦屋

    春秋周邑。在今河南温县西北。《春秋》:隐公八年(前715)七月,“宋公、齐侯、卫侯, 盟于瓦屋”。确址待考,疑在今河南省温县境内。一说在今清丰县东南瓦屋头,或说在尉氏县西南洧川南,或说在滑县东。《左传

  • 天都砦

    北宋元符二年(1099)改洒水平新砦置,属西安州。即今宁夏海原县。西夏称东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