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县
①南朝宋置,属乐昌郡。治所在今广东四会市北。隋大业初废。
②南朝宋元嘉二十七年(450)改宋安县置,为新会郡治。治所在今广东新会市境。南齐后废。
古县名。(1)南朝宋元嘉二十七年(450年)以宋安县改名,治今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境。为新会郡治。南朝齐以后废。(2)南朝宋置,治今广东省四会市北。属乐昌郡。隋大业初废。
①南朝宋置,属乐昌郡。治所在今广东四会市北。隋大业初废。
②南朝宋元嘉二十七年(450)改宋安县置,为新会郡治。治所在今广东新会市境。南齐后废。
古县名。(1)南朝宋元嘉二十七年(450年)以宋安县改名,治今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境。为新会郡治。南朝齐以后废。(2)南朝宋置,治今广东省四会市北。属乐昌郡。隋大业初废。
春秋时齐地。在今山东南部。《左传》: 哀公十年 (前485),“公会吴子、邾子、郯子伐齐南鄙,师于鄎”。即此。
在今河南桐柏县东。《续汉书·郡国志》 南阳郡平氏:“桐柏大复山,淮水出。”注引《荆州记》曰:“桐柏淮源涌发,其中潜流三十里,东出大复山南,山南有淮源庙。”
辽置,为岩州治。治所在白岩城(今辽宁灯塔县东南西大窑镇南、太子河北岸官屯附近)。后废。古县名。辽置,治今辽宁省辽阳市东北燕州城。为岩州治。金初改名石城县。
在今四川乐山市西南沙湾镇南。《元和志》卷31绥山县:小峨眉山“在县南六里”。《方舆纪要》卷52嘉定府:小峨山“在峨眉县南三十里,一名铧刃山,又有李仙洞”。
在今河北任丘市南。《方舆纪要》卷13任丘县“金沙岭”条下:“县南有白马峰,其后水流决溢,皆堙为平陆。”《清一统志·河间府一》:白马峰“状如白马,故名”。
①即今河北香河县西南安平镇。清于此设把总驻防。②即张秋镇。今山东阳谷县东南张秋镇。《明史·地理志》 东平州东阿县:“张秋镇在西南,弘治二年河决于此。七年十二月塞,赐名安平镇。”③清康熙元年(1662)
在今甘肃秦安县西北。《方舆纪要》卷59秦州秦安县:小长安岭“在县西北百有五里。山势修长,亦曰长安山。宋时置长安砦于此”。
即今湖南宜章县南笆篱乡。《方舆纪要》卷82宜章县 “白沙镇” 条下: “ 《志》 云,县南八十里有笆篱堡,洪武中置。”
在今山西大同市南。《新唐书·太宗纪》:贞观三年 (629),“并州都督李世勣为通漠道行军总管,……以伐突厥”。
明洪武十五年(1382)置,属贵州都司。治所即今贵州晴隆县。寻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