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人县
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石武县置,属随州。治所在今湖北随州市东北。大业三年 (607)废。
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石武县置,属随州。治所在今湖北随州市东北。大业三年 (607)废。
即今嘉陵江之上源。源出今陕西宝鸡市西南,西南流经凤县及甘肃两当、徽县,至陕西略阳县北合西汉水。《水经·漾水注》: 两当水 “出陈仓县之大散岭,西南流入故道川,谓之故道水”。古水名。即今发源陕西省大散关
唐贞观五年(631)置,为燕州治。治所在今广西藤县西北太平镇。十八年(644)属藤州。北宋开宝三年(970)废。古县名。唐贞观五年(631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藤县西北太平。属藤州。北宋开宝三年(
1949年3月当地解放后置,属河北省。治所即今秦皇岛市。《方舆纪要》 卷17抚宁县: “秦皇岛在 (山海) 关西南二十五里。四面皆水,岛居其中。相传秦始皇曾驻跸于此。”在河北省东北部,北靠燕山,东临渤
在今山东临沂市北。《方舆纪要》卷33沂州:小河堤“元人所筑, 以防涑水冲啮。又北五里有苏家堤,又北五里曰安净堤, 皆元筑”。
1913年改永北厅置,后属云南腾越道。治所即今云南永胜县。取元永宁、北胜二土州各一字为名。1929年直属云南省。1934年改永胜县。旧县名。1913年由永北直隶厅改置,治今云南省永胜县驻地永北镇。19
在今山西灵石县西南。《周书·武帝纪》:北周建德五年(576),“柱国宇文盛步骑一万守汾水关”。在今山西省灵石县西南汾水上,故名。北周建德五年(576年),武帝伐齐,以柱国宇文盛守汾水关,即此。
在今江苏丹阳市东北二十四里。为南齐明帝陵。《元和志》卷25润州丹阳县:“明帝鸾兴安陵,在县口东北二十四里。”
①西汉置,属武威郡。治所在今甘肃民勤县西南薛百乡。北魏废。《水经注》 卷40: “马城河又东北径宣威故城南。”②1913年改宣威州置,后属云南滇中道。治所即今云南宣威市。1916年直属云南省。1954
清置,属广顺州。即今贵州长顺县西十五里筒笋乡。旧有把总驻守。
在今湖南永州市西南。《方舆纪要》卷81永州府零陵县:“东乡垒在府西南。明初杨璟围永州,元广西兵来援,驻东乡,倚湖水列营,璟击败之。即此。”即今湖南省永州市西东湘桥。明初杨璟围永州,元广西兵来援,驻东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