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宜君护军

宜君护军

十六国前秦置,治所即今陕西耀县。北魏太平真君七年 (446) 改置宜君县。


十六国前秦置,治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属雍州。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改宜君县。


猜你喜欢

  • 金州卫

    明洪武八年 (1375) 改显州置,属辽东都司。治所即今辽宁大连市东北金州镇。清雍正十二年(1374) 改为宁海县。明洪武八年(1375年)置,治今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属辽东都指挥使司。辖境相当今辽东

  • 宁塔

    在今西藏类乌齐县东南宁塔一带。藏语意为向阳坡。为藏北三十九族之一。见清乾隆《西藏志·外番》。

  • 洪和郡

    北魏置,属河州。治所在水池县 (今甘肃临洮县西南洮水西岸)。辖境相当今甘肃临洮、临潭、康乐等县地。北周移治当夷县 (今甘肃临潭县东新城)。武帝时废。北魏于吐谷浑地置,治洪和城(今临潭东南),属河州。辖

  • 苕溪

    ①一名苕水。即今浙江省北部注入太湖之苕溪。为本省七大水系之一。《元和志》 卷25湖州乌程县: “霅溪水一名大溪水,一名苕溪水,西南自长城、安吉两县东北流,至州南与余不溪水、苧溪水合,又流入太湖,在州北

  • 安复县

    西晋太康元年(280)以安城县改名,属安成郡。治所在今安福县西严田乡东北竹山下。隋开皇中省入安成县,开皇十八年(598)改安成县为安复县,属庐陵郡。治所即今江西安福县。唐武德五年(622)为颍州治,七

  • 两头门市

    即今浙江嵊县西南甘霖镇。清乾隆《绍兴府志》卷7《市》引《嵊县志》:两头门市“在县西南三十里”。

  • 武关郡

    西魏废帝改东弘农郡置,属荆州。治所在武关县 (在今河南西峡县东南)。《元和志》 卷21: “因武陶戍置郡。” 故名。隋开皇三年 (583)废。西魏改东恒农郡置,治武关县(今河南内乡县西)。辖境相当今河

  • 蓼皋山

    在今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城内。县治蓼皋镇以此名。

  • 斤沟镇

    北宋置,属万寿县。即今安徽太和县东北斤沟乡。《新五代史·杨师厚传》:“杨师厚,颍州斤沟人。”即此。古镇名。即今安徽省太和县北斤沟。

  • 淮北

    地区名。淮水北岸地。即今安徽凤台县至亳州市东南一带。《左传》: 昭公九年(前533),“楚公子弃疾迁许于夷,实城父。取州来、淮北之田以益之”。即此。地区名。安徽省淮河以北地区。包括阜阳、宿州、淮北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