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州
南宋宝庆三年 (1227) 升宝应县置,治所即今江苏宝应县。后改为宝应军。
南宋宝庆三年(1227年)升宝应县置,治今江苏省宝应县。属楚州。辖境相当今江苏省宝应县。寻改为军。
南宋宝庆三年 (1227) 升宝应县置,治所即今江苏宝应县。后改为宝应军。
南宋宝庆三年(1227年)升宝应县置,治今江苏省宝应县。属楚州。辖境相当今江苏省宝应县。寻改为军。
清雍正九年 (1731) 建,在今蒙古国西南巴彦洪戈尔省推河西岸。龚之鑰 《后出塞录》: “推河昔为元氏苑囿,其地甚煖,土性宜于耕种,今建城设戍,且以刺配之徒,入伍开垦,每岁收获颇丰。”
亦名和滩。在今四川万县市西南六十里长江中。《方舆纪要》 卷69万县: 大江 “湖滩水势险急,春夏泛溢,江面如湖”。《宋史·孟珙传》:嘉熙中,“大元兵度万州湖滩,施、夔震动”。即此。
唐乾元元年 (758) 置,为昌州治。治所在今四川大足县西南五十里高升乡太和村。一说在今大足县东南。《舆地纪胜》 卷161昌州: 静南县 “地名静南坝,因以为县名”。北宋初废。古县名。唐乾元元年(75
即今浙江长兴县西南林城镇。清同治《长兴县志》 卷2引 《旧志》: “林城桥在县西南四十里。”
又作新政县。1934年10月西北革命根据地由栒邑县和甘肃正宁县析置,治马家堡 (今陕西旬邑县东北马家堡)。取 “正宁县新正” 之义。1940年迁看花宫 (今旬邑县北看花宫)。1941年徙治杨坡头(今旬
①故址在今江苏武进县西南。《方舆纪要》卷25常州府武进县“游塘营”条下:“旧馆在府西南。盖馆驿故址也。明初攻常州,华云龙败张士诚兵于旧馆。”即此。②即今浙江湖州市东三十六里塘南乡驻地旧馆村。西晋太康三
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内,位于南威岛南23海里。为一群散列暗礁,水深6.4米。1935年公布名称为湾滩。1947年改名奥援暗沙。
唐天宝前置羁縻州,属雅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宝兴县境。后废。
一名官渡台。在今河南中牟县东北。《水经·渠水注》:渠水“左径阳武县故城南,东为官渡水,又径曹太祖垒北,有高台谓之官渡台,渡在中牟,故世又谓之中牟台”。《寰宇记》卷2中牟县:“中牟台在县北十二里。一名官
明置,即今贵州龙里县东麻芝乡。《清一统志·贵阳府》 “谷觉铺” 条下称: 麻子铺等“旧皆戍守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