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山县
①西魏置,属容山郡。治所在今四川垫江县西南。隋开皇初废。
②唐至德二载 (757) 改安仁县置,为平琴州治。治所在今广西玉林市西北八十里。建中二年 (781)属党州。北宋开宝七年 (974) 废。
古县名。唐至德二载(757年)以安仁县改名,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西北。属平琴州,后属党州。北宋开宝五年(972年),一作七年(974年)废入南流县。
①西魏置,属容山郡。治所在今四川垫江县西南。隋开皇初废。
②唐至德二载 (757) 改安仁县置,为平琴州治。治所在今广西玉林市西北八十里。建中二年 (781)属党州。北宋开宝七年 (974) 废。
古县名。唐至德二载(757年)以安仁县改名,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西北。属平琴州,后属党州。北宋开宝五年(972年),一作七年(974年)废入南流县。
一作蓼角咀。在今江苏启东市东北。旧为大江入海之冲。《方舆胜览》 卷45通州: 料角,“海门有料角。其中有咸、淡二水,不相混杂,舟人不待汲能辨之,形势控扼。绍兴中,差舟师把隘,其沙脉涨坍不常,潮小则委蛇
北周天和二年(567)置,属资中郡。在今四川内江市西二里。寻改为中江县。
即今福建古田县东卓洋。民国 《古田县志》 卷6: 卓洋村市 “中有上街、下街。
即今内蒙古乌审旗东北榆溪河。《清一统志·鄂尔多斯》: 席伯尔河 “在右翼前旗南九十里。源出蟒喀图虎尔虎之地,南流会西克丑河入边城,为榆林之榆溪,西河上源”。
五代时置,属寿阳县。在今山西寿阳县西北。金兴定四年(1220)改置晋州。
明洪武四年 (1371) 置,属四川都司。治所在雅州 (今四川雅安市)。后废。
即今琉球群岛。《三国志·吴书·吴主传》:黄龙二年(230),“遣将军卫温、诸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及亶洲……但得夷洲数千人还”。即今台湾省本岛。自汉至南朝见有此称。隋时改称“流求”。《后汉书·东夷传
唐贞观五年(631)置,属羁縻向州。治所在今四川茂县西北或黑水、红原县境。后废。
在今浙江淳安县东南。宋《淳熙严州图经》卷3淳安县:县境“东南到寿昌县界七十五里,以辽岭为界”。《方舆纪要》卷90淳安县:辽岭“山高溪迅,悬岩绝壁,无路可通,旧惟水道往来,成化间凿为坦道”。
在今西藏曲水县西南。古为通后藏大路打尖处。清乾隆《卫藏通志》卷3:冈巴则山“离曲水五十里,由沟内登陟过岭,南即西海子,亦颇侧南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