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将乐县

将乐县

三国吴永安三年 (260) 置,属建安郡。治所即今福建将乐县。明弘治 《将乐县志》 卷1:“传东越王时将乐西乡有乐野宫,又以邑在将溪之阳,土沃民乐,故曰将乐。” 隋开皇九年 (589) 废。唐武德五年 (622) 复置,属抚州。七年废。垂拱四年(688) 复置,属建州。元和三年 (808) 又废。五年又置。五代闽天德元年 (后晋天福八年,943) 王延政升为镛州。南唐保大四年 (五代晋开运三年,946)复降为将乐县。宋属南剑州。元属延平路。明、清属延平府。1913年属福建北路道。1914年属建安道。1928年直属福建省。县南古高平苑,相传为东越王无诸校猎之所。唐时地产银、铁。宋置有银场于此。


在福建省西北部、富屯溪支流金溪下游。属三明市。面积2246平方千米。人口16.7万。辖6镇、7乡。县人民政府驻古镛镇。三国吴永安三年(260年)析建安县校乡置县,相传东越已有将乐之名,曾筑苑于此。属建安郡。明嘉靖《延平府志》:“县治在将溪之阳,土沃民乐,故名。”隋开皇九年(589年)省入邵武县。唐武德五年(622年)析邵武县复置,属抚州;七年又废入邵武县。垂拱四年(688年)复置。元和三年(808年)废入邵武、建安二县,五年复置。五代晋天福八年(943年)王闽升为镛州;南唐保大四年(946年)降为将乐县,属建州。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属南剑州。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属南剑路。大德六年(1302年)属延平路。明清属延平府。1913年属北路道(1914年改建安道),1928年直属福建省。1949年属第二专区,1950年属南平专区。1970年改属三明专区(1971年改称三明地区)。1983年属三明市。地处武夷山中段,金溪横贯东西。属中亚热带气候。农产有稻、大豆、甘蔗等。森林覆盖率68%,以松、杉、竹、杂木为主,有陇西山自然保护区,有针萼木、香榧、南方铁砂、华南虎、猕猴、岩羊等珍稀动植物。特产仙人堂茶、海棠砚,尤以“白莲毛边纸”著名。矿产有煤、铁、铜、钨、锡、石灰石、大理石。工业有森工、煤炭、建材、机械、食品、化学、造纸等。有范厝、新路水电站和小五水库。新集、洋万、下甘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玉华洞、宋理学家杨时故里。


猜你喜欢

  • 信陵坟

    战国魏信陵君墓。在今河南开封市南。唐李白 《梁园吟》 诗: “昔人豪贵信陵君,今人耕种信陵坟。” 《寰宇记》 卷1开封府浚仪县: “信陵君墓在县南十二里。《史记》 魏公子无忌,昭王少子、安釐王弟,封为

  • 渔溪渡

    在今四川万源市北,与陕西交界处。《明史·左良玉传》: 崇祯十三年 (1640),“良玉已于二月朔,涉蜀界之渔溪渡矣。……时 (张) 献忠营太平县大竹河,良玉驻渔溪渡”。

  • 猷州

    唐武德三年 (620) 于泾县置,治所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三十里。辖境相当今安徽泾县地。八年(625) 废。唐武德三年(620年)置,治今安徽省泾县西。八年废。

  • 芨芨湖

    在今新疆奇台县东北沙漠中。清光绪《重刊旧新疆舆图·迪化府图》 有芨芨湖。

  • 钱塘湖

    即西湖。在今浙江杭州市西。宋 《淳祐临安志》 卷10: 西湖 “旧名钱塘湖”。唐白居易有 《钱塘湖春行》 诗,又有 《钱塘湖石记》 文。即“西湖(1)”。

  • 七星渠

    在今宁夏中宁县黄河东岸。清乾隆《宁夏府志》卷8:七星渠“自泉眼山开口,引河水东南流。……至白马、张恩段,延长一百四十里。……渠梢至张恩堡入河, 共浇田七万九千一百六十亩”。

  • 云际山

    ①在今广东罗定市西南百余里。《舆地纪胜》卷101德庆州:云际山“在泷水县西南”。《清一统志·罗定州》:云际山“耸拔为诸山最,四时常有云雾蒙其上。一名云雾山。下有温泉”。②在今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北十里。

  • 兴农镇

    ①即新农镇。今天津市东南小站镇。清光绪初,李鸿章命淮军于此屯垦置镇,后为袁世凯陆军营地。②即今黑龙江绥棱县治。旧属绥化县,民国时有县佐驻此。1941年绥棱县迁治于此。(1)在黑龙江省鸡东县西北部。面积

  • 白泥长官司

    明洪武十七年(1384)改白泥州置,属播州宣慰司。治所即今贵州余庆县。万历二十九年(1601)废入余庆县。元初置,治今贵州省余庆县。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改为州。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复置,万

  • 合肥县

    西汉置,属九江郡。治所在今安徽合肥市西二里。《水经·施水注》:“盖夏水暴长,施合于肥,故曰合肥。”东汉为合肥侯国。三国魏复为合肥县,移治今合肥市西北。西晋属淮南郡,复还旧治。东晋改名汝阴县。隋开皇初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