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今浙江上虞市东北二十二里夏驾山。宋《嘉泰会稽志》 卷9上虞县: 夏盖山 “在县 (治今丰惠镇) 北五十里。《旧经》 云: 山形如盖,因以为名”。明嘉靖三十五年 (1556),明军败倭寇于夏盖山,即此
西晋置,属高兴郡。治所在今广东阳春市西南。后属高凉郡。《寰宇记》 云: 县以漠阳江为名。南朝梁废。古县名。西晋太康元年(280年)置,治今广东省阳春市西南漠阳江西。初属高兴郡,后属高凉郡。南朝梁废。
即今吉林抚松县东南锦江。源出长白山西麓,流入漫江。民国 《抚松县志》 卷1: 紧江 “源出白山前怀西北,流水势湍急,故曰紧江。会桦友河子、梯子河、旱河诸水,至花砬子与漫江相会。由源至口,约百八十里”。
明初置,直属云南布政使司。治所即今云南临沧县。清乾隆十二年 (1747) 改为缅宁厅。
即今四川平昌县西南岳家乡。清道光 《巴州志》 卷2: 岳家寺场在 “州南二百四十里”。
即今山东寿光县东南三十里田马乡。清光绪《山东通志》卷2《舆图志》:寿光县东南有田马集。
在今湖北天门市东南。《三国志·魏书·文聘传》:“使聘别屯沔口,止石梵。”即此。
即四镇。唐代安西都护府所辖龟兹、于阗、疏勒、碎叶等四个军事重镇。显庆三年(658)、开元七年(719)曾以焉耆代碎叶。唐代安西都护府属下的龟兹、于阗、疏勒、碎叶(或焉耆)四个军事重镇,负责西域地区军事
俗名七里涧。又名曹阳墟、曹阳坑、曹阳亭。在今河南灵宝市东北。《史记· 秦始皇本纪》: 二世二年 (前208),陈胜起义,遣周章击秦,秦章邯 “击破周章军而走,遂杀章曹阳”。正义引 《括地志》 云: 曹
在今湖南东安县东南。《清一统志·永州府一》:石期江“源出零陵县(今永州市)黄华岭,东北流至石期市入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