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山门
明置,在今辽宁北票市东西尖山沟。明《万历武功录》卷10:“从静堡尖山门,驰古路。”即此。
明置,在今辽宁北票市东西尖山沟。明《万历武功录》卷10:“从静堡尖山门,驰古路。”即此。
明永乐三年(1405)置,属奴儿干都司。治所在今黑龙江省林口县西北五道河子附近。后废。明永乐三年(1405年)置,治所未详。辖有今黑龙江省牡丹江支流五道河子河流域。后废。
即今黑龙江省五常市南及吉林舒兰、蛟河县境之老爷岭。《金史·地理志》:会宁有马纪岭。
①北宋置,在今山西武乡县西北八十五里南关村。其北十里祁县境内有北关,合称南北关。《宋史·姚古传》: “古进兵复隆德府、威胜军,扼南北关,与金人战。” 即此。②在今河北永清县南关。清乾隆 《永清县志》
即今湖北兴山、秭归县境之香溪河。《水经·江水注》:夔城“西北皆枕深谷,东带乡溪,南侧大江”。
西魏大统十八年(552)改安平县置,为乐川郡治。治所在若多村(今陕西宜川县东二十四里大村)。北周保定二年(562)迁治库利川北甚寒原。在今陕西宜川县东北。隋属延安郡。唐属丹州,开元二十二年(734)移
在今北京故宫太和殿后。为故宫主殿之一。明永乐十八年(1420)建,初名华盖殿,嘉靖四十一年(1562)改名中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改中和殿。凡遇皇帝入太和殿理朝政先在此殿小憩,接受内阁、大臣、礼
①在今四川邛崃市西南火井镇。西晋张华《博物志》卷2:“临邛火井一所,纵广五尺,深二、三丈。井在县南百里。昔时人以竹木投以取火。诸葛丞相往视之,后火转盛。执盆盖井上煮盐,得盐。入于家火即灭。”西晋左思《
在今湖北天门市南。《尚书·禹贡》:“过三澨,至于大别。”《方舆纪要》卷77景陵县:三澨水在“县南三十里。出京山县西七十里之磨石山,流入县界,东注于蒿台湖。或以为即《禹贡》之三澨也,亦曰三汊口”。
在今贵州安顺市南。《方舆纪要》卷121安顺府:公具河在“(十二营长官)司东北四十里。旁有公具砦,因名。灌溉田亩,军民利之”。
在今贵州贵阳市北。《方舆纪要》 卷121贵阳府: 贵州驿 “在府城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