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岔林河屯

岔林河屯

即黑龙江省通河县西北岔林乡。民国《黑龙江志稿》通河县图:县西北有岔林街屯。


猜你喜欢

  • 白洋镇

    即今浙江绍兴县西北五十里白洋村。明设白洋巡司于此。清乾隆时移驻柯桥镇。在湖北省枝江市西部、长江北岸。面积135平方千米。人口4万。镇人民政府驻白洋,人口 2800。原名白羊,因江边有巨石,色白似羊,故

  • 屏南暗沙

    在南海中中国中沙群岛内,位于中沙大环礁浅湖的中部。东北距南扉暗沙3.8海里,西距乐西暗沙7.3海里。1947年公布名称为屏南暗沙。

  • 衍州

    ①唐末置,治所在定平县 (今甘肃宁县南六十里政平乡)。五代周显德五年 (958) 废。②辽置,治所在宜丰县 (今辽宁辽阳市东南安平街道办事处)。辖境相当今辽宁辽阳市东南、鞍山市以东一带。金皇统三年 (

  • 云冈

    一名武周山。在今山西大同市西三十里。上有北魏时期开凿的石窟。明于此设云冈堡。

  • 东阳峡

    即温泉峡。在今四川重庆市西北北碚与东阳镇之间嘉陵江中。唐陈子昂有《入东阳峡与李明府舟前后不相及》、《合州津口别弟至东阳峡步趋不及》诗。

  • 容子山

    亦名榕山、容山。在今四川合江县东南。《明史·地理志》 合江县: “又南有榕山,俗名容子山。”

  • 湔溲口

    亦作湔江口。在今四川都江堰市旧城东门外。西汉蜀守文翁凿湔江水口,即今都江堰市东北蒲阳河,流灌彭县、新都等地田亩。亦称为湔江 (湔水),为内江三大干渠之一。东晋常璩 《华阳国志·蜀志》: “庐江文翁为蜀

  • 钝恩城

    辽建,在今吉林延吉市西南卡兴洞。《金史·世纪》: “穆宗自将伐阿疎,撒改以偏师攻钝恩城,拔之。”在今吉林省延吉市西南卡兴洞。《金史·世纪》:“穆宗自将伐阿跋,撒改以偏师攻钝恩城,拔之”,即此。

  • 格达

    即噶达。在今四川道孚县东南协德乡 (街村)。清果亲王允礼 《西藏日记》: “泰宁,番名格达。雍正八年迁达赖喇嘛居此,赐今名。”

  • 桑江寨

    北宋置,在今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东南和平乡。北宋置,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各族自治县西南双江河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