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山湖
在今江苏宿迁市西北。《方舆纪要》 卷22邳州睢宁县: 峰山湖在 “县东北四十里。周十二里。万历中,河臣潘季驯筑双沟遥堤,恐河涨直至峰山湖,分流旁决,因筑羊山横堤以备之”。
在今江苏宿迁市西北。《方舆纪要》 卷22邳州睢宁县: 峰山湖在 “县东北四十里。周十二里。万历中,河臣潘季驯筑双沟遥堤,恐河涨直至峰山湖,分流旁决,因筑羊山横堤以备之”。
清乾隆二十年(1755)筑城,在今新疆乌鲁木齐市区南。二十五年(1760)置乌鲁木齐直隶厅,属甘肃省。二十八年(1763)于旧城北筑新城,在今乌鲁木齐市,改名迪化。三十六年(1771)设参赞大臣。三十
①即今江苏姜堰市西北四十八里港口镇。《方舆纪要》 卷23泰州 “樊汊镇” 条下: “州北十八里为港口镇,皆滨运河。”②即今江苏高淳县南保胜乡。清光绪 《江苏全省舆图》 高淳县图: 南有港口。民国 《江
即今江西广昌县东南百里塘坊乡。明置巡司于此。
古国名。即满加剌国。今马来西亚马来亚之马六甲。在新加坡未开埠前,为马来半岛最重要商埠,海舶往返东西洋,经马来半岛,必于此停泊。郑和下西洋,亦以此为根据地,设立官厂。明张燮 《东西洋考》 卷4有专条记述
即灵河。今辽宁西南之大凌河。《辽史·地理志》 宜州: “凌河,累石为堤。” 《金史·地理志》兴中府兴中县: “南有凌河。”
隋开皇元年(581)改乌突郡置,治所在太和县(今山西临县西南)。三年(583)废。隋开皇元年(581年)改乌突郡置,治太和县(今山西临县西)。辖境相当今山西省临县一带。三年废。
北宋置,属西安州。在今宁夏海原县西北蒿川乡东。金废。
即今福建古田县东卓洋。民国 《古田县志》 卷6: 卓洋村市 “中有上街、下街。
在今江苏溧阳市西北八十里陶庄。《方舆纪要》 卷20江宁府溧阳县: 陶庄 “有公馆,为溧阳、句容之通道”。
又称赖义渡镇。在今上海市浦东新区西部黄浦江滨 (延安东路外滩对面)。清光绪 《江苏全省舆图》: 上海县东有 “烂泥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