嶅阳寨
即今山东新泰市东南敖阳。清同治 《泰安县志》 卷3: 嶅阳寨 “即下张寨。在县西南敖山之阳。当金贞祐之变,元初镇国上将军、右副元帅李仪宁太山天胜寨,兼立此寨,保全一方。今其遗迹犹存”。
即今山东新泰市东南敖阳。清同治 《泰安县志》 卷3: 嶅阳寨 “即下张寨。在县西南敖山之阳。当金贞祐之变,元初镇国上将军、右副元帅李仪宁太山天胜寨,兼立此寨,保全一方。今其遗迹犹存”。
唐武德元年(618)置, 治所在南由县(今陕西宝鸡县西北县功镇东南十里)。四年(621)废。
①西汉置,属安定郡。治所在今陕西长武县西北二十五里。东汉改为阴盘县。②北魏置,为平原郡治。治所在今甘肃平凉市东南四十里泾水北岸。隋属安定郡。唐天宝元年(742)改名潘原县。古县名。(1)槃,又作盘或般
北周保定二年(562)置,属银州。治所在中乡县(今陕西佳县西北一百里)。辖境相当今陕西榆林市东北部和佳县西北部地。隋初废。北周置,治中乡县(今陕西榆林市东北)。属银州。辖境约今陕西省榆林市东部一带。隋
在今江西高安市城内。《方舆胜览》 卷20瑞州: 偃松亭 “在州 (治高安县) 宅。陆务观诗:巨松偃翠盖,阅世归独存,颇疑古仙翁,藏丹在其根”。
清雍正五年 (1727) 升柳沟千户所置,属安西厅。治所即今甘肃安西县东布隆吉乡。后废。清雍正五年(1727年)以柳沟千户所升置,治今甘肃省安西县东南四家滩,雍正六年徙治于安西县东布隆吉。属安西厅。乾
1914年由渤海道及顺天府宁河、文安、大成、新镇四县置,属直隶省。治天津县 (今天津市)。辖境约当今河北迁西、遵化、玉田、文安、任丘、河间、肃宁、献县、泊头、阜城、景县、故城以东,青龙、抚宁、泰皇岛以
在今吉林长春市。清道光五年 (1825) 长春厅移治于此。光绪十四年 (1888) 为长春府治。三十一年中日 《北京条约》 订定开为商埠。1913年为长春县治。民国魏声龢《吉林地志》: “长春县,土名
在今河北青县境。《寰宇记》 卷65沧州清池县 “故蒲领城” 条引 《水经注》 云: “今县 (按,今沧县东南旧州镇) 西北六十里漳河西岸,又有北蒲领故城,盖汉末黄巾之乱,有蒲领人流寓于此,遂立此城。”
即文翁学堂。西汉景帝时蜀守文翁建。在今四川成都市文庙前街第四中学校内。《元和志》卷31成都县: “南外城中有文翁学堂,一名周公礼殿。”
北宋元丰六年(1083)置,属诚州。在今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西多星江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