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巴岭

巴岭

即今川陕边界之大巴山。《水经·漾水注》:宕渠水“西北出南郑县巴岭,与槃余水同源派注,南流,谓之北水”。《元和志》卷22兴元府南郑县:“巴岭,在县南一百九里。东傍临汉江,与三峡相接。山南即古巴国。”


猜你喜欢

  • 仁侵孜宗

    又作达那仁则、达那仁青孜、达那仁钦则谿、打那仁钦孜谿。治所即今西藏谢通门县东仁钦则。“仁侵孜”,藏语意为宝山顶。1960年并入谢通门县。

  • 无为州

    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降无为路置,属庐州路。治所在无为县(今安徽无为县)。辖境相当今安徽无为、庐江、巢湖三市县地。明洪武初废无为县入州,属庐州府。1912年废州为县。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降

  • 泉子湖

    亦作全子湖。在今湖北钟祥市东。《方舆纪要》 卷77安陆府钟祥县: 泉子湖 “在府东。伯颜由藤湖入汉江,趣郢城,郢州将赵文义来追,战于泉子湖,文义败绩”。古湖名。在今湖北省钟祥市东。《续资治通鉴》:南宋

  • 乌兰布通山

    又作五兰布通山。即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西南乌兰布统乡北之大红山。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抚远大将军福全率清军在此击败准噶尔噶尔丹。古山名。即今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西南乌兰布统乡大红山。清康熙二十九年

  • 三爿沙

    在今上海市崇明县东北。《方舆纪要》卷24太仓州崇明县“三沙”条记:三爿沙“向为三沙门户。《志》云,三爿沙孤立海中,倭贼从东北大洋而来,必经此沙。南行则苏、松及宁、绍、台、温之界也”。

  • 普雄

    即今云南建水县东南五十里普雄乡。洪宪元年 (1916) 《最新大中华帝国道县形势全图》: 建水县东南有普雄。集镇名。在云南省建水县东南部。普雄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2340。以建村人普雄为名。产稻、玉米

  • 广兴郡

    南朝宋泰豫元年(472)改始兴郡置,属湘州。治所在曲江县(今广东韶关市南十里武水西)。辖境相当今广东清远、佛冈、翁源等市县以北地区。南齐复为始兴郡。南朝宋泰豫元年(472年)改始兴郡置,治曲江县(今广

  • 氾水镇

    即今江苏宝应县东南三十八里氾水镇。《方舆纪要》卷23宝应县“槐楼镇”条下:“又南十里为瓦店镇,又南十里为氾水镇。”在江苏省宝应县南部、京杭运河东岸。面积159平方千米。人口8.4万。镇人民政府驻氾水,

  • 果淀暗沙

    在南海中中国中沙群岛内,位于中沙大环礁南部边缘。东距排波暗沙3.5海里,西北距排洪滩4.3海里。1947年公布名称为果淀暗沙。

  • 瓦店集

    集镇名。在河南省安阳市区东南部。瓦店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4000。传古代此地经营砖瓦业者甚多,故名。产小麦、玉米、棉花。有机械、面粉、食品等厂。公路北接安大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