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濮水
即仆千水。今四川邛崃市南之火井河及南河(邛崃河)。东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临邛县“有布仆水,从布仆来合文井江”。
即仆千水。今四川邛崃市南之火井河及南河(邛崃河)。东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临邛县“有布仆水,从布仆来合文井江”。
在今江苏苏州市凤凰街定慧寺巷。始建于唐咸通二年 (861)。初名般若院,五代吴越时改称罗汉院。北宋太平兴国七年 (982) 增建砖塔一对,东曰舍利塔,西曰功德舍利塔,高约33米,七级八面,仿木构楼阁式
辽重熙十三年(1044)升云州置,治所在大同县(今山西大同市)。辖境相当今山西大同市及左云、右玉、怀仁、大同、阳高、天镇, 内蒙古丰镇、卓资、凉城,河北阳原、怀安等县地。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改大
亦作下甸子。又名艾苇甸子。朝鲜族名灰幕洞。即今吉林图们市。1933—1935年日寇建长图、牡图两铁路后,成为沟通东北和朝鲜的中转站。称为图们街、图们江。1954年改为图们镇。1965年改设图们市。
一名水泉堡。在今山西偏关县东北五十里水泉乡,北至边墙二里。《方舆纪要》卷40河曲县:水泉营堡“(明)宣德九年置,万历三年增修,周二里有奇。二十四年又创筑附堡一座,二十八年增修。一面连旧城,三面周一里零
①西汉置,属泗水国。治所在今江苏淮阴市西旧黄河南。东汉废。②1914年改桃源县置,属江苏淮扬道。治所即今江苏泗阳县西南六里城厢镇。1927年直属江苏省。1941年迁治众兴镇 (今泗阳县)。(1)古县名
即今宁夏青铜峡市南青铜峡。《水经·河水注》: 河水东北流,“河侧有两山相对,水出其间,即上河峡也。世谓之为青山峡”。即“青铜峡”。
在今陕西北部或内蒙古伊克昭盟南境。《方舆纪要》卷61榆林镇:芹菜沟“在镇西。源自沙漠来,水际常产芹菜,因名。《志》云,卫西境有小芹河墩,隆庆初,寇尝由此入犯”。
东汉末张鲁改汉中郡置,治所在南郑县(今陕西汉中市东)。建安二十年(215)复名汉中郡。东汉末张鲁改汉中郡置,治南郑县(今陕西汉中市)。辖境同汉中郡。建安二十年(215年)复名汉中郡。
在今山东临清市。《方舆纪要》 卷34临清州: 清源水马驿 “在州城西南隅”。
元置,属巩昌等处总帅府。治所即今甘肃成县。《元史·地理志》 金洋州: “本隶兴元路,戊戌岁,有雷、李二将挈民户归附,令迁至成州,自行金洋州事。” 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