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旧山
在今四川黑水县西南。《新唐书·地理志》: 谷和县 “有常旧山”。
在今四川黑水县西南。《新唐书·地理志》: 谷和县 “有常旧山”。
即今江苏六合县西北竹镇。《方舆纪要》卷20江宁府六合县:竹镇,“《志》云:宋设巡司及税务于此”。原名竹墩镇,以宋庙讳改名。
在今四川金川县东南。《清一统志·懋功屯务厅》:当噶山“在绥靖屯东南二百六十里。横亘二十里余里。常有云雾蒙之”。《清史稿·四川土司传》:乾隆三十七年(1772),讨大小金川,“温福由功噶入,阿桂由当噶入
即今福建惠安县东北峰尾。明洪武二十年 (1387) 移沙格巡司于此,并改名峰尾巡司。清初废。即今福建省惠安县东北山腰镇东峰尾村。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郑成功北伐,命黄昌驻守峰尾寨,即此。
即真觉寺。在今北京市海淀区白石桥东长河北岸。因寺内有金刚宝座石塔一座,塔顶建有五座密檐式小石塔,故有五塔寺之名。集镇名。在安徽省霍邱县北部、沿岗河南侧。属石店镇。人口 4590。因旧有五座塔得名。有渔
在今广东惠东县东南。明洪武元年(1368)归善县于此置内外管理巡检司。在今广东省惠东县东南。明洪武元年(1368年)置内外管巡检司于此。
旧时帝都的街市称为天街。唐裴宜直《和周侍御洛城雾》诗:“天京飞辔踏琼英,四顾会疑在玉京。”又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
在今河北涿鹿县南。《清一统志 ·宣化府》: 美峪关 “在保安州 (今涿鹿县) 南六十里。西南通蔚州界。旧曰美峪所,本在保安卫西,明景泰二年移置于此”。在今河北省涿鹿县南。明景泰二年(1451年)徙美峪
北宋置,属中江县。在今四川中江县北四十里子金乡安宁村。民国《中江县志》卷2:“石凹子在双凤场西,县北四十里。疑即《九域志》所载石臼镇。凹臼形似。又道里相同。”
在今河北沧县北枣林庄。《方舆纪要》卷13兴济县:西泺“在县西南。东西横亘凡十余里,南北二十余里。秋后水涨,一望无际,鱼蒲之利,每钟于此”。民国《青县志》卷1:“西泺即今枣林庄南北一带。”
在今广东阳东县东南。《方舆纪要》卷101阳江县:双恩场“在海朗所西南。产盐。宋、元时设管勾官于此。明洪武二十年改设盐课司”。在今广东省阳江市东南。产盐。宋、元时设管勾官于此。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