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平乡县

平乡县

①西汉置,属广平国。治所在今河北平乡县(乞村)西南大老营。东汉属巨鹿郡。西晋后废。北魏景明二年(501)复置,移治巨鹿城(今平乡县西南平乡镇)。孝昌中属南赵郡。隋属襄国郡。唐属邢州。北宋熙宁六年(1073)废入巨鹿县,元祐初复置,属信德府。金复属邢州。元属顺德路,明属顺德府。民国初属直隶大名府。1928年直属河北省。1945年迁今治乞村镇。

②西晋初置,属汉嘉郡。治所在今四川洪雅县西。《水经·青衣水注》:“青衣水径平乡,谓之平乡江。”后改为开刊县。

③南朝宋置,属新宁郡。当在今广东新兴县或高要市境。南朝梁以后废。

④北魏置,属南顿郡。治所在今河南项城市西。北齐废。

⑤唐开元七年(719)置,属义州。治所在今四川洪雅县西。八年(720)废入洪雅县。


(1)古县名。北魏置,治今河南省项城市西北。属南顿郡。北齐废入南顿县。(2)今县名。在河北省南部。属邢台市。面积406平方千米。人口27.8万。辖3镇、4乡。县人民政府驻丰州镇。秦始皇十九年(前228年)置巨鹿县、巨鹿郡于今平乡镇。西汉置平乡县,治今大老营,属广平国。北魏平乡县徙治今县西南平乡镇,与巨鹿县并属南赵郡。北齐废巨鹿县。隋平乡县属襄国郡。唐武德元年(618年)置起州于此,四年起州废,属邢州。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省入巨鹿县,元祐元年(1086年)复置,属邢州。元属顺德路。明、清属顺德府。1913年属直隶省冀南道,次年属大名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1945年县城迁今址,1949年属邢台专区,1958年属邯郸专区,同年并入巨鹿县。1961年并入广宗县。1962年复置,属邢台专区(1968年改地区)。1993年划归邢台市。地处冀南平原区,地势平坦。有滏阳、小漳、老漳、留垒等河流经。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小麦、玉米、谷子、棉花。为省粮食生产基地县。盛产辣椒。有机械、制药、塑料、毛纺等工业。邢临、邢清、任广、平巨公路纵横县境。古迹有北齐响铃碑。


猜你喜欢

  • 可县

    即可泉县。在今四川西昌市西南二十五里佑君镇(西河)。《新唐书·杨收传》:“蜀有可县,直巂州西南,地宽平多水泉,可灌秔稻。”

  • 南泸

    即今与雅砻江合流后至云南巧家县西一段金沙江。唐樊绰 《蛮书》 卷2: “蜀忠武侯诸葛亮伐南蛮,五月渡泸水处,在弄栋城北,今谓之南泸。” 唐代总名泸水,但又分为东泸、西泸、南泸。东泸又名诺矣江,即今雅砻

  • 陶唐氏

    传说中远古部落名。居于平阳 (今山西临汾市西南)。尧为其部落领袖。

  • 溉源山

    即古覆甑山。又名塔山。今山东潍坊市东南四十里溉源山。《寰宇记》 卷18潍州北海县: 溉源山 “山形如塔,旧名塔山。《地理志》 云: 覆甑山,溉水所出。《水经注》 云,溉水出塔山。是山有二名,故两存焉。

  • 克度里

    在今贵州平塘县西南克度乡。元置雍郎、客都等处长官司。明洪武中废司,分为上、下克度二里。清废。“克度”系布依语音译,意为蜂王坡。明洪武中废雍郎客都等处长官司为克度里,即今贵州省平塘县西南克度镇。属贵阳府

  • 觅出礁

    即今南海中中国西沙群岛永兴岛西南之华光礁。1935年命名为觅出礁。1947年改名华光礁。

  • 加查宗

    在今西藏加查县东北。原西藏地方政府设加查宗。“加查”,藏语意为汉盐。相传文成公主路过此地时,把一块盐放在一个山洞里,从此就从洞里流出了盐水。1960年与拉绥谿合并设加查县。驻仲坝。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

  • 狄道州

    清乾隆三年(1738)升狄道县置,属兰州府。治所即今甘肃临洮县。不辖县。1913年复降为狄道县。清乾隆三年(1738年)升狄道县为州,治今甘肃省临洮县。属兰州府。辖境即今临洮县。1913年降为县,19

  • 范州水

    在今广东高明市 (高明镇) 西北。《方舆纪要》 卷101肇庆府高明县: 范州水在 “县 (治今明城镇) 东三十里。源出灵云山,接府东南百十里之北港水,汇牛围水入仓步水。元至正初,北港水自罗郁港引大江入

  • 崇善寺

    ①在今山西太原市东南隅。创建于唐。初名白马寺,后改名延寿寺。明代又改名崇善寺。原在旧城外,明洪武初扩建太原城,寺地划入城内。洪武十四年 (1381) 朱元璋三子晋恭王朱棡为荐其高皇后,就该寺旧址大事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