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周县
①西汉置,属西河郡。治所在今山西介休市西(一说在今山西灵石县境)。东汉末废。
②南朝宋改平州县置,属北巴西郡。治所即今四川平昌县。梁普通六年(525)改为平州县。
③亦作平州。南朝宋置,属白水郡。治所在今四川青川县东北。梁属平兴郡。北周改为平兴县。
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山西省介休市西。属西河郡。东汉初废。
①西汉置,属西河郡。治所在今山西介休市西(一说在今山西灵石县境)。东汉末废。
②南朝宋改平州县置,属北巴西郡。治所即今四川平昌县。梁普通六年(525)改为平州县。
③亦作平州。南朝宋置,属白水郡。治所在今四川青川县东北。梁属平兴郡。北周改为平兴县。
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山西省介休市西。属西河郡。东汉初废。
即今山东滕州市东三十里落凤山。《方舆纪要》 卷32滕县 “孤山” 条下: 落凤山“峰峦起伏,形如波浪,旁有大公、尖顶、浮柱等山,皆连亘于县东”。《清一统志·兖州府一》 “蚕母山” 条: “少东为落凤山
在今山西兴县西南黄河崖,路通陕西神木县。明置巡司于此。
①一作南安县。西晋太康元年(280)置,属南平郡。治所在今湖南华容县东二里赵家湖侧。隋开皇十八年(598)改为华容县。②北魏太和十三年(489)置,为郢州治。治所在今河南叶县南。十八年(494)为南中
“岯”音浮。又名大浮山、大巫山。在今江苏金坛市南长荡湖中。《寰宇记》卷89金坛县:大岯山“在县南五十里。旧名小坯山”。宋《景定建康志》卷17:大岯山“山形孤秀,颛颛居水中,望之若浮。周处《风土记》云:
即茂湿山。在今四川茂县北十二里。《新唐书·韦皋传》: 贞元十三年 (797) 攻吐蕃,“元膺出湿山、成溪” 即此。
即今云南永善县南九十四里莲峰。清雍正八年 (1730) 永善县由米贴迁治于此。1951年永善县迁井田镇 (即今永善县)。集镇名。在云南省永善县中南部。莲峰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2810。因地处五莲峰山西
明洪武元年(1368)改广州路置,后属广东省。治所在南海、番禺二县(今广东广州市)。明郭子章《郡县释名》广东:广州府吴“分置广州以其土地之辟也”。辖境相当今广东东至龙门、增城、东莞、宝安、深圳, 北至
即今浙江湖州市东三十里晟舍乡。清同治《湖州府志》 卷25: “相传唐李晟领兵舍于此。” 故名。
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长安故城内。汉时诸夷来朝,于槀街设邸以居之。《汉书·陈汤传》: “宜县头槀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 师古曰: “槀街,街名,蛮夷邸在此街也。”
在今甘肃通渭县南牛谷河上。《方舆纪要》卷59巩昌府通渭县:华川关“在县南华川水上”。华川水为今牛谷河。